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10-11 11:04:23

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之我见

摘要:目的:中医辨证是中医最难点,关系着中医药应用与推广。固化病证、统一证型构成要素来解决中医病证标准化问题,证型标准化是中医迈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医 证型 标准化

中医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则必须借助具有强大的贮存、快速查阅、挖掘等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强大的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仅就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之我见,敬请同道斧正。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由于客观条件造成中医对病的认识不足,所订病名难以确切反映疾病的本质,相反中医的证则是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病对证而言,证更加重要。

中医四诊合参之目的就是为了辨证,准确的辨证是中医疗效的保证。中医辨证是中医面临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医药应用与推广。要解决辨证问题,建立四诊内容包括病名术语标准化信息库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诊内容采集后进行包括中医病名、舌象、脉象等信息数字标准化处理有助于中医辨证,尤其能为中医智能化辨证奠定坚实基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已有了规范性病名标准,建立标准舌诊图信息库也是可行的,同时也是中医信息库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临床时将现场采集的舌象与建立的标准舌诊图信息库通过比较得到最接近的舌诊描述,可减少因人而异对舌诊的误判,更利于得出正确的证型。而建立标准脉象信息库似乎就变得十分困难,获得脉诊客观信息,又直接关系到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脉诊仪,但没有一种能普遍应用,可能研究时都没有考虑以中医的证为指导。笔者以为可进行回顾性证与脉对应研究,建立因证赅脉的标准脉谱图或许能解决“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中医辨脉瓶颈。

观当时是世界医学水平最高,今天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是按病脉证治列题,先病后证。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2】、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内科学》【3】均是以病列证,体现了同病异治编排体系。中医历来虽有异病同治之实,但还没有以证列病的范本专著。疾病的未知性,证的可辨性,决定了不能建立以证列病的编排体系,只能是以病列证,用病统证。

中医辨证方法很多,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质辨识、杂病辨证等,但证型构成不外乎阴阳气血风寒暑湿燥火痰瘀等单独或多因素组合加病位而成,即便是因素组合,也不是无限组合,以一种或两种因素最多,三种很少见。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下同)所列疾病还没有四种致病因素合力作用的证型,可能系致病因子发生转化,而不是堆积的缘故。这也说明现有疾病的证型不是无限和不确定的。

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列同疾病证型数不同,如痢疾:《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列5证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列9证型,《中医内科学》列6型。如此差异,让人难以适从,不方便学术交流与推广应用。完善以病列证,病证固定是中医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结合病位,采用同一辨证方法获得反映该病发生、演变过程突出病理变化的证型,既是对该病的本质反映,也能标准化该病证型。

又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等有关病证,发现不同疾病相同病机,而证型表述却不一致,并且这种证型还看不出病位所在。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痢疾的湿热蕰结证型与急性血吸虫病的湿热内蕰证型、慢性血吸虫病的气滞血瘀证型与狂病的气血瘀滞证型等等,这种情况还不止于此,这也不利于证型标准化推广。建立各脏腑筋脉等器官组织生理功能与病理特征的信息库,也有助于对受损病位的判定。

再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霍乱4证的中焦湿热证型就采用了三焦辨证,其他3证采用了八纲与脏腑辨证,为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的事例,这种辨证思维不利于证型标准化建立与推广。

笔者无意于评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所载证型对与错,而仅从证型标准化建设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以为:同一疾病采用相同辨证方法,采取病变部位加病因或/和病性模式制定中医证型,将有利于中医证型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2、朱文锋,等.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

3、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蒲首良,男,1965年8月出生,南江县人,现为南江县中医医院职工,副主任中医师,中医专业学士学位,从事中医内科与预防保健。

上一篇:中药熏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18例 下一篇: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