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初探

时间:2022-10-11 06:23:09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初探

【摘 要】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聋生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呢?消除聋生心理障碍,激发聋生创新;精心准备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把课堂放权给聋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自学的空间要扩大;自我评价要落实,评价作业的权利也要让给聋生。

【关键词】 创新 永恒 主旋律

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课程必然发生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要竞争就得学习、学习、再学习。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呢?如何上好新课呢?创新教育很自然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成为中国教育的必然走向。坚持创新、努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应似长江之水,日夜奔流不息,滚滚向前,一浪高于一浪。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战线上的老兵,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任。那么,我们如何奏响创新的主旋律,激发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 除聋生心理障碍,激励聋生创新

谈到创新,聋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渴望不可及的恐惧心理,认为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创新。其实,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聋生不可能提出重大问题,但老师只要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景,展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能促进聋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 精心准备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每一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准备导言,让聋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兴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如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在套子里的?今天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些导语运用悬念艺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这样有悬念的导言吸引下,聋生的创新思维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3 把课堂放权给聋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以往的教学,教师扮演“导演”这一角色的时间比较多,一般引导聋生按照自己的模式学习,极大的限制了聋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自由空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主体活动,自由的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聋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

3.1 给聋生思的空间。“学起于思”。聋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发展中,聋生在思的空间下,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探索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发现。我们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求,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想、去思。聋生在思考也就是一种好学、乐学、主动学习的体现,是一把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都给学生嚼烂,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讲《孔雀东南飞》,在疏通文字的前提下,聋生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问题。如:①焦母遣兰芝回家,兰芝是不是犯了“七出”中的哪一项?“七出”指什么?②“三从”中言“夫死从子”,但焦仲卿为何要从母呢?③焦仲卿夫妇为何不私奔而选择徇情呢?④焦氏夫妇的悲剧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相比,有何异同?这时,我就让他们分组讨论这些有创意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过程中他们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然后我再有针对性的启发讲解。在这样的过程中,聋生的思维由于不会受到压抑,思维在自由的喷发,在活跃的奔涌,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3.2 给聋生读的时间。学生学习语文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读的时间,但这还远远不够。读,不只是在时间和数量上,关键在于质量。也就是说通过读,聋生是否能理解语言文字和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否悟出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自然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相机指点聋生读书的方法。读有好多种方法,例如精读、细读、粗读等等。读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对于一篇新课文,我先让聋生去粗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初知文章的内容。在粗读的基础上,聋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词句去精读、品读,并问聋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词、句、段。在聋生的回答中已能体现出读的功能。读还有好多种形式,默读、朗诵、自渎、小组读,当然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来选择,还要给聋生足够的自由去选择。

3.3 给聋生表达的自由。对中学生来说,在说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对知识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聋生的手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加他们的信心。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文中所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之外,你还能说出哪是谁的家?”同学们兴趣很高,说的棒极了:“大海是浪花的家、沙滩是贝壳的家、松洞是小松鼠的家……”然后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家,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4 自学的空间要扩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做到?①实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开笼放雀。②给语文教学引进“活水”,确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实现对当代生活的适应与自我超越。首先要敢于把学生放出来,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向社会实践、家庭生活延伸,有必要要求他们回归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培养聋生的爱国志向,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敢于向未来挑战,让聋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③要构建信息教育机制,让聋生网上学习、网上交流,创建多媒体语文教学课堂体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多层次的学习要求。

5 自我评价要落实,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给聋生

目前,我们教师总习惯用试卷、用分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致使学生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思维受到抑制。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掌握情况进行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实现学习目标。让聋生在学习上有主见,自我探索,自我发挥学习潜能。不只仅仅看中分数,要敢于并善于放手让聋生自我评价。如聋生的习作,一般情况下我都只批改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学生评判。我让学生互做老师,互看互改习作,写上评语,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因此,他们在看作文时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另外我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看作业的体会,暴露其所看作业中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或不足之处以供借鉴。在这过程中,不是某人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靠他们自己一点点的摸索,靠自己的思考。他们被自己的点点进步鼓舞着,欢呼雀跃着,他们发现自己居然有如此大的潜力和创造力。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