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1 01:27:46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研究

【摘要】在2009年10月23日,我国有28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始踏上历史的舞台。我国创业板市场是并行于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融资市场,主要面向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创业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出现财务欺诈的现象。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字】创业板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一、研究背景

在2009年10月28日,我国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截止到2016年3月已有500家中小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总发行股本为1887.45亿元,总流通股本为1222.79亿元,上市公司市价总值为46807.92亿元,上市公司流通市值27060.45亿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起步较晚,根基还不够稳固,频繁出现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分析

(一)保荐机构的保荐和监督功能不到位

我国创业板市场起步发展相对较晚,不够完善,独立于创业板市场的第三方保荐机构应该更加严格的持续监督。保荐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应把规范运作、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信息披露和募集资金使用及变更四个方面作为工作的重点。例如,信达证券的保荐人对山东阳谷华泰2011年至2012年的运作情况出具的调查报告显示“公司较好的执行了公司的而规章制度,没有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同时,信达证券还宣称公司的募投项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事实并非信达证券表述的一样,而且公司还存在着重大的内部控制体系缺陷。

(二)相关法律的惩罚力度不够

万福生科发生的财务欺诈问题之严重,然而中国证监会只给出了警告,责令改正和罚款三十万元,而且也没有触及到公司的退市条件。这种程度的处罚力度与以前的相似案件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投资者难以理解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然而,在对保荐机构和相关负责人的惩罚上,中国证监会却毫不手软,权责不对称的问题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也不是证监会的错,因为在目前的法律范围内,并没有提出对于上市公司中发现财务欺诈行为的应当取消其上市资格或者退还其所募集到的相关资金。

(三)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缺失

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三部分构成。其中,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管理层是受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的委托来管理公司,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山东阳谷华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传华在2012年持有公司51.25%,而其他主要控股的股东持股比例除了尹月荣之外都在5%以下;万福生科的董事长龚永福和其夫人杨荣华同样在2012年持有公司59.98%的股份,而其他主要控股的股东持股比例都在5%以下。由此,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其实是掌控在董事长王传华的手中,公司就无法充分执行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财务安全隐患。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IPO保荐制度。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应当以公司申请上市前的准入审核为基准,证监会的“核准制”管理体制仍作用于企业的上市。针对公司上市前的准入审核,保荐机构须进行完整的、真实的核查,并经过相关部门人员的落实、把关和监督。对于保荐机构来说:不仅是单纯的“荐”和“保”,而是要从最高制度的设计上开始,尽快修改延长保荐期限的规定,采取终身保荐制度。同时,应该加强问责机制的构建,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后可以有法律可遵循,进一步增强问责制度的可操作性。最后,还应当强化保荐代表人制度,出台有关保荐代表人的行为准则,提高保荐代表人的准入要求,对于职业道德缺失、品行不正、收受贿赂的保荐代表人应当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以后再没有资格做保荐代表人,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事件的发生。

(二)依据法律严格执法。政府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首先,要完善民事责任追偿程序、扩大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限制性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者的相关诉讼费用。加强行政与刑事责任,加大对违反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人员的惩罚力度。对于出现财务欺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及其负责人,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公开惩罚措施,加强法律的约束力。

(三)完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比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比较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包括其中。董事会一般都是可以之间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往往会降低董事会的独立性。首先,公司要明确规定,对于董事会及其相关成员参与财务造假的行为,会有严格的惩罚制度;其次,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且具有可行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企业自己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内部治理机制;最后,在企业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下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财务欺诈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艳阳.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背后[J].财务与会计;理

财版,2013,(3).

[2]黄多.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时代金融.2013(7)

:324.

[3]郭铁铮.会计舞弊动因研究[J].财会通讯,2015,(4).

[4]李君.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危害与防范[J].会计之友,2012,

(3).

[5]陈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研究[J].商场现

代化,2015,(5).

上一篇:锦州市户外公益广告投放状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海南省排球体育文化生态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