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排球体育文化生态现状调查

时间:2022-06-11 09:26:45

海南省排球体育文化生态现状调查

摘 要:海南群众的潜意识里,排球运动开展程度已是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排球运动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海南人民心中。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海南的排球体育文化生态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海南排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服务海南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海南;排球;发展;文化生态;现状

一、前言

从全国范围来说,海南省体育发展除去个别项目的优势,总体来说位居全国末位水平。当前在国内竞技体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项目主要有依据地理环境优势的470级帆船项目和异军突起的男子拳击项目,但是作为群众性普及度最高和代表海南形象的体育项目则是排球项目。本文也以此为出发点,调查研究海南排球文化发展的生态现状,揭开海南排球发展的内在动因。在此之前,也有学者对海南的排球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称为“海南现象”,这也在侧面反映了海南排球文化的强势地位。

从一种现象发现到其存在的文化现象,研究涉及到了体育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排球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同样包含了排球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文旨在从众所周知的表面现象探寻内在的深层次文化现象。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文化生态与排球文化生态

1、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概念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指体育文化与体育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和一定的自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体育环境,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生态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体育文化生态系统。[1]

2、排球文化生态

根据生态学理论,体育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根据对体育文化生态的概念界定,我们在研究中对排球文化生态进行相关界定,即排球文化生态也是一个系统,排球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指排球文化与排球存在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包含了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排球存在环境等因素。排球文化生态系统包含了排球文化和排球生存环境两个子系统。排球文化则包含了排球的历史溯源和项目开展的情况,排球生存环境则包含了排球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海南排球项目历史溯源

早在1905年,排球运动由美国的传教士J・霍华德・克罗克带到我国广东地区,海南隶属广东,在国内也较早接触到了排球运动。此时距排球运动诞生1895年刚过去十年时间,因此海南排球运动的开展的历史渊源比较早。但排球运动真正意义上传到海南一般被认为是在1917年,在那一年陆京平任国立文昌县中学校长,聘请了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陆兴焕、李寿昌为该校教师,开始向学生介绍传授排球运动技术,因此更多的人认为海南排球运动的开端起源于文昌县中学开展的排球运动的1917年。1913年排球运动进入到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比赛项目中,东道主菲律宾队为夺金牌‘逼迫’中国对参赛,这是中国参加的最早的排球比赛,也给中国排球运动播下了种子。到第二届、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在男子排球项目上均夺得了第一名。

(三)海南排球项目发展现状

随着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排球运动选材上逐渐‘巨人化’,而这与海南人身材矮小的特点并不匹配,但这一切并没有妨碍海南人民对排球运动的热爱,排球运动在海南群众中的普及率极高,男女老少一群人活跃在排球场的情景在海南极为普遍。在排球竞技赛场上,海南排球建树并不明显,身材的弱势限制了海南在高水平竞技中的竞争优势,但即使如此,海南排球在中学以及高校发展中成绩还是可圈可点。中学的代表为文昌中学、琼山中学等,大学代表为海南师范大学,他们都曾在国家等各级比赛中获得佳绩。为海南体育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以海南文昌中学和海南师范大学为例,他们所获取成绩如下:

(四)海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台风活动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55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23-26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全岛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东多西少,中部和东部相对湿润,西南部沿海相对干燥。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雨少,夏秋雨多。[2]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合开展排球运动,遍地的椰子树,也为简易排球场搭建提供了条件,并逐渐形成为海南民间打排球的特色。

(五)海南群众对排球项目的认知情况

海南普通对排球运动项目认知情况本文主要从大众对排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排球人口从事排球运动的年龄、排球人口从事排球运动的时间和频次上进行研究。

通过在海口、文昌等地随机发放问卷500份,除去无效问卷50份,其中喜欢从事排球运动人数为37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4.4%,也说明了排球在海南有着较高的群众基础。根据对问卷的填写情况统计,调查的排球人口中,对排球喜爱以上程度者有268人,占72%,这也充分说明了海南排球人口的忠实度。排球人口对排球的喜爱程度如下:

从表4可看出,排球人口主要集中在18周岁到65周岁区间,最大区间为36周岁到65周岁之间,该区间亦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情况,该年龄段多为家庭事业稳定,从事运动时间相对充裕。而身体素质最好的18至35周岁区间的人群中多为读书的学生或参加工作不长的青年,工作和学习的原因牵制了较多的时间。此外,65周岁以上区间尚有14人,3.8%的参加人群,说明了海南排球运动普及度及热爱程度都较强。

从表5、表6中可以看出,从事频率较偏理性,主要集中在1-3次每周,每次运动时间多在30分钟以上,也符合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发现,海南排球发展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排球生态系统也有着良性的循环,除去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外,软性的人文环境起着更重要的因素,海南排球运动开展已逐渐成长为一种地方文化。政府应不间断引导和支持,形成海南独有的体育文化特色和地方形象品牌。(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建林,许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9):9-11

[2]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海南概览[EB/OL].http:///hn/zjhn/

[3] 段兴军.排球“海南现象”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林明祥.海南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上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研究 下一篇:激励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