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尽显破落衰败之相

时间:2022-07-13 04:21:45

创业板公司:尽显破落衰败之相

创业板公司曾经是“天之骄子”,尤其在前任尚福林主席主政的年代,相当的不可一世。其代表性标志有二:

一、系A股各大板“三高”的杰出代表。100多倍的发行市盈率,姑且不论现时如何“凤凰落毛不如鸡”。至少在当时,或可载入吉尼斯的世界纪录;平均下来比比皆是60至80倍的发行市盈率,自然是超募了数倍于原计划的额外银两。

二、创业板开板初时,尤为突出的彰显或代表了中国崛起后要与美利坚一争高下之部分国人的心态,当然要比肩纳斯达克、甚至还要超越。从创业板跑出来几个中国本土的苹果、微软等伟大公司似乎志在必得,为此当然要极度看高我们自己的创业板。

但在“蜜月热乎劲”退潮之后,市场却普遍发现,创业板整体的真实业绩、尤其是其业绩增速太过平庸。以单季而论,常常不及或类似于中小板和主板。高成长何在?只有天知道,就连创业板发审委近日也改口称,审核创业板上市条件“无内定高盈利门槛”,也完全不再提“高成长”的要求。

于是市场自然要从“捧杀”转向“棒杀”,以寻觅创业板内现有及未来可能将要退市公司为深度挖掘之重点与最大乐趣,绝不逊于新一轮“奇兵寻宝”的游戏,当然也不能抹杀证监会和深交所在其中的政策主导与推波助澜之功。

公司经营上的盈亏赚蚀原本极为正常。就像军事战役上的较量那样,“胜负乃兵家常事”。但创业板不同,一、因为这个曾被视作“天之骄子”的群体,被官方和市场上的某些势力人为拉抬到了一个绝非正常的地步;二、主导并推动创业板上烂公司的退市,已经成为当下证监新政的重要改革方向,也是市场上的强烈呼声。

尽管现在已经厘定创业板公司退市的条条框框有13条之多(见本刊上期P82)。但要害之处,应该主要还是集中在公司是否达到“连续三年及以上亏损”等这些“充分必要”条件。过去在沪深的主板公司中,也曾有数以百计的公司踩到“连续三年及以上亏损”这条红线。对象包括:1、已经彻底退市的40余家;2、暂停退市数年的;3、经暂停退市后又出现咸鱼翻身的。

上述公司中的后两者,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资产重组与置换、地方政府紧急输血、大额财政补助、借壳买壳等方式或伎俩再度起死回生,变成“不死鸟”。而且一旦复牌,股价无一例外全部出现数倍至数十倍的暴涨。故深交所在这一次力倡的创业板退市新政中,就明确提出“创业板退市杜绝借壳重组”,指的就是这些僵而不死的状况,当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深交所退市新规的“充要”条件系公司存亡之命脉所在,故紧盯创业板公司的亏损与否,就具有特别的警示意义。

笔者近期的确经历了大海捞针式的“海选”搜寻,在300多只创业板公司的各期财报中广种薄收(见附表,并按今年一季度预亏幅度排序)。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劳力、劳心和费时之外,意外的发现太超预期,结果是在当下创业板亏损公司名单中可能退市的“候选人”,与市场上多数媒体的说法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比如,按2011年度财报,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倒退幅度最大的康芝药业,同比大跌-97.98%。其实该公司在去年下半年的第三、四季已经连亏损两个季度,半年内合计亏损大约在1931.46万元。多数媒体皆预测康芝、天龙光电和新大新材等几家最有可能首批退市。但笔者以为,未来还将会持续亏损、以至于不得不退市者,应该另有其人。

比如像国联水产,2010年7月8日上市,若按单季而论,自上市以来连头带尾(含今年一季度)共有七个季度,却仅有三个季度盈利、其他四个季度全是亏损。公司盈利的如此衰败之颓势,并无可被强力遏制或转势之任何征兆。不论其公司的科技含量如何高,因其最近8个季度(含上市前的2010年第二季)中,各单季的销售毛利率仅在3.31%至14.69%之间,显示其产品的竞争力相当平庸,加上又是一个几乎完全“靠天吃饭”的行业,它拿什么来拯救自己?拿什么来扭转季度亏多赢少的厄运?

还有向日葵,去年上半年纯利连赚两个季度,下半年却连亏两个季度累计近亿元。该公司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销售,这应该是一个竞争过度、产能严重过剩、且严重倚赖欧美外需市场的行业。按照天时、地利的不变法则,如此的行业景气周期,整个行业都无力回天。向日葵一家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底开板以来,尽管深交所一直在大呼小叫,包括在原有11项条件基础上再行增加两项新的退市条件、强势劝阻中小散户远离创业板等。但至目前,暂时还未出现年度亏损公司。仅出现过:1、上市后一周就预亏的,如国联水产;2、年度内亏损一季或两季,后者包括连续亏损两季或累计亏损两季,两家公司年内亏损三个季度,分别是国联水产和当升科技;三、去年第四季度共有12家公司出现季度亏损;四、今年一季度有14家公司发出预亏盈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真正出现年度亏损的,当升科技可算是第一家。

这是一家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子粉体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的公司。公司早在今年1月20日就曾发出2011年度业绩快报,当时是称预计年度净利润100至300万元(2010年度盈利3463万元),同比下降91.34%-97.11%,几乎就在亏损边缘。现在经过注册会计师一审计,发现数字游戏和要想遮丑似乎难以为继,遂在本周三晚再发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称将亏损72.80万元,同比102.10%。

在2010年4月上市时,公司是顶着“快速崛起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军企业”、“动力电池驱动当升科技实现加速发展”和“清洁生产、研发优势、为低碳经济献力”等绚丽光环闪亮登场的;公司在路演时自诩,“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内率先出口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

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三年内,公司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高达60%;还有诸如“销售规模居国内领先,世界排名第三,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0%”等极其吓人的大忽悠广告。但是自吹自擂的说辞仅维持了上市当年,就在去年从第二季开始,公司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亏损,露出残败破相。

坦率讲,这个年度亏损的绝对数字很小,才数十万元,今年稍加努力,或许又是一条好汉。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家公司暂时还不至于要衰败到病入膏肓的田地,自助与天助的可能性都还存在。按照公司在本周三所业绩快报的修正稿来看,公司由先前的微盈到现在的微亏,很多细节或许是自家财务人员与查账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之间,在业务技术层面的分歧与不同见解所致。

但是看一看该公司在上市以来的季度销售毛利率走势,又让我们难以乐观。这是一家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为主要发起人的“科技型”公司,这种少有的顶级技术机构背景在国内应该算是绝无仅有的,但前者的销售毛利率却低到惨不忍睹的个位数水平,肯定不如街头售卖大白菜之小商贩们的商业竞争能力,更是与其在上市初期的包装广告词严重不符。这样的高科技创业板公司,其竞争力和高新技术优势何在?

上一篇:顶尖ETF高手看跨市ETF 下一篇:赵丹阳回归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