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10 08:59:59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路径探析

摘 要:高职院校侧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关键。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接收特点,借鉴传播学理论,从提升传播艺术的角度入手,探讨了有声语言传播艺术、非语言传播艺术和多媒体超文本语言传播艺术等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效果中的应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艺术;有声语言;非语言行为传播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63-02

高职院校侧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特殊的传播活动,要深层次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增强传播效果,需要更加注重艺术性、讲究策略性,充分把握其心理需要、审美情趣和信息接收特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缺陷

1.传统的灌输渠道注重“听”忽视“视”。通过视听感知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注重理论灌输,重视“听”的单向度传播,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是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这种依靠学生听讲来感知、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读图”时代的高职大学生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95后,他们从小就习惯于通过“读图”来获取信息,他们的阅读更加“视像化”,理解更趋“轻浅化”,传统的依靠宣讲理论的传播路径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情绪、情感需要和对信息的接收。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情感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因其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自觉性相对不高,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情感引导促进心智走向成熟。然而,重理论说教,轻情感交互,理智型劝导模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易导致教师为了严谨表述缺少起承转合的变化,影响师生感情的投入;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上的“刻板成见”,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传统的理智型灌输在显性表达与隐性渗透没能有效贯通,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以情感人方面有较大不足。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人际沟通有效性不高。研究发现,人们交流中“花在倾听上的时间要比其他种类的交流形式多得多。”而实际上真正“有效倾听的比例只有25%”[1]。而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注重学生听。但是在移动多媒体时代,多数95后大学生属于“手机控”,通过手机上网、微信、QQ,这就很难保证学生课堂听的有效性。另外,囿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僵化的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对非语言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讲课缺少言语的跌宕变化和丰富的表情动作,师生间信息互动、信息反馈较少,感情沟通不足,影响了人际沟通。

二、增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效果的路径选择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增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效果,可以借鉴传播艺术,充分发挥有声语言传播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听的有效性;重视非语言传播的感染力,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全知觉,拓展其信息接收通道,发挥其解释语言,补充、强化信息和隐性感染的功能,将有声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进行。

1.积极运用有声语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语言节律学角度看,汉语语言“显露于畅达的语流间、呈现在玄妙的韵律里,更是蕴藉在高超表达者勃勃的生气中”[2]。其独特的气韵美,非常有利于情感交互。这种声音节律感觉能够引起人们对有声语言的节律感知、节奏把握和理解,从而使人们体验到语言表达的流畅感及韵律美,能有效提高语言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信息传送效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三个倡导”内容,有意识地把握语言的节律,注意用语的运动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式的照本宣科。利用有声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如联系北京APEC盛会、亚信峰会、“亚投行”等事实,教师通过语言表达积极感染学生情绪,从而逐渐实现对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重塑。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高职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要通过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语言的艺术性、感染力、可欣赏性,满足他们快捷、轻松接收信息的心理需要、情感渴望和审美追求,借助寓逻辑性、思辨性、艺术性、审美性、可接受性于一体的语言表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的效果。

2.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传播。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提出: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3],指出非语言行为传播在有效沟通中占93%,在信息传播中有重要作用。教师特有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包括体态语的运用、外表修饰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过程中具有补充、强化、调整、替代有声语言信息的功能,对于提升传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重视身体语言的作用。心理学家斯蒂芬・挪威曾说,“不受人欢迎的孩子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不受欢迎是由于他们没注意到他们自己所发出的信息,或是误解了其他孩子的想法,是他们自己引发了同学们对他们的消极反应”[1]。所以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体态语言在传达信息中的重要性,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中的内容表述需要,选择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动作,准确传达自己对所要传播内容的情感偏好,引导学生情感共鸣。

二是准确把握师生空间关系。空间关系体现人际关系。当人与人之间存在理解、信任和合作关系时,会在此基础上缩小两人之间的距离,当人与人存在着怀疑或猜忌、互不信任时,往往会通过增大个人空间的方式来逃避这种不信任[4]。当代95后高职学生个性更加突出,注重私人空间和私人距离,他们善于通过借助不同类型的空间关系来表现不同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传播,采用扩大或缩小师生空间关系的手段来影响学生,适时走到学生中间,亲近学生,消除学生对传播内容的漠然情绪和态度,从而更好地接收并接受教师所传播的信息。

三是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对高职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大上”的理论体系,他们既追求课堂内容的精彩,也对传播者形象充满期待,更会通过对教师的穿衣风格、个性形象进行评价,从情感和心理上对教师做出“亲其师信其道”的判断。因此教师要从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审美情趣出发,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于细微处恰当地运用这种非语言传播艺术,合适地表现自己的角色,先“声”夺人,赢得学生的好感,更好地引导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提高传播效果。

3.积极使用多媒体超文本语言传播。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多媒体“土著居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其信息获取方式与审美接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多媒体技术更加频繁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图像化、影视化、数字化。多媒体的超文本语言传播功能,集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于一体,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交互起来,实现了全知觉传播,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始终,搭建起了可视、可感、可读、可交互的传播平台,能使核心价值观更富有立体感和时代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深受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借鉴传播艺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传播艺术与传播内容的关系。艺术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是艺术形式的基础;一定的内容要通过相应的形式来表达。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要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不能脱离特定的传播内容而胡乱套用。为艺术而艺术的做法只会引起他们更大的反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核心价值观信息传递和媒介的选取也是多样的,要合理、有机融合多种传播艺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内外形势结合起来、与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与他们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提高释疑解惑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道德情感引导和政治素养培育。

2.各种传播艺术的选取要面向学生,为学生所接受。采用何种传播艺术形式要有针对性。总体来说,应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结合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取舍地选择传播艺术,做到现代传播艺术中的精细化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针对性传播。

3.积极融合现代传播媒介技术。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变化快、善于求新求变。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慢媒体向快媒体、由贫媒体向富媒体、由单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使得95后高职学生追求新奇和时尚的欲望更加强烈;另外,互联网的发展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要与时俱进,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传播艺术载体,积极表现反映时代需求的信息内容,“使其成为质形相揉、血肉相依、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艺术整体。”[5]

总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传播中要充分利用有声语言、非语言行为传播和多媒体超文本语言传播艺术,将理智教导与情感引导结合起来,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力;要善于运用各种非语言传播艺术,积极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成见;要总结经验,提高有声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技巧,熟练普通话教学,熟悉身体语言的使用,掌握必要的服饰、颜色搭配技巧等,更好地提高传播艺术对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甘布尔,等,著.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玉东.传媒有声语言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倩.浅谈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4]李桢.课堂教学与交流[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5]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双红,等.媒介间性:传播力增强之道[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李梁.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8]傅洪健,曹兴平.90后大学生媒介消费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新闻界,2008(6).

[9]黄金满.努力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10]杜规年.何以让思想政治课似春天一样,暖暖的?[J].中国德育,2011(7).

[11]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5).

上一篇:浅议小学各学段的音乐欣赏课,欣赏的“美”应从... 下一篇: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提问能力的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