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训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19 07:58:00

高职实训教学探析

摘 要: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关系高职教育目标实现和体现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职实训教学应注意把握学生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 授众特点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52-02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实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训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教育质量的作用和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高职实训教学,是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的途径。

1 分析授众的特点

1.1 授众的多样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成正规的高中教育,并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入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近年,由于高职院校数量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源的文化素质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同时,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招生对象存在差异。有些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有些专业只招收文科生,而有些专业则文理兼收,造成在同一专业的同一个班级中,既有普通高中理科、文科毕业生,又有中职毕业生。教学授众的多样性,要求实训教师在完成相应实训教学目标时,必须分析教授对象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模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1.2 授众自我心理影响增强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曾有过很高的个人目标,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较好的本科院校,他们付出过,拼搏过,高考的失利使当中不少人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信心动摇。与升入理想大学的同学相比,没有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不愿正视现实,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由时间相对较多,没有了竞争意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学习内容、深度、难度的变化和学习方法上新的要求,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不能及时调整自我状态,加之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现象对校园的冲击,本来就觉得处于竞争劣势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失去坚定的信仰,产生对社会悲观、失望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挫折时,出现迷茫、苦闷、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造成学生消极和心理不适应,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时间观念、组织观念,上课经常迟到或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与此相反,授众自主性和独立性倾向开始逐渐增强,喜欢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1.3 授众认知进入新阶段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佩里(William.Perry)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学生能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与他人相比的优势与短处。但关于实践任务及认知策略的知识明显欠缺,不知道如何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性质结构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了解知识应用的具体条件与情境。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讲授,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知用在何处,如何应用。而大多数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是所学的知识“用在哪儿、如何用”。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过程必须突出实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以发现问题(问题的现象)分析问题(理论知识为基础)解决问题(实训技能操作)为主线,突出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实训教学组织

2.1 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引作用

对于实训教学环节,由于学生以前没有实际操作过,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实训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由简及难,逐步实施。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示范指导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先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示范讲解,将实训目的、实训任务、所需仪器、操作步骤、方法要领等讲解清楚,并进行示范操作。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进行学习,易于接受和理解。示范操作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实训内容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讲解操作的步骤和要领,力求示范步骤清晰、动作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注意讲授过程中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生动准确,重难点突出。在学生进行操作时,细心观察,对于操作时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提醒和纠正,使学生迅速掌握实训内容的操作要领。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其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

2.2 建立导向激励机制

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教学中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实训效果。实训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励机制,把实训目的具体和细化到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达到实训教学预期目标。当学生出现操作和兴趣下降,或练习效果不佳时,教师应带领部分同学一起操作。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聚集在旁边认真观察,此时教师可以边操作,边讲解,边启发性提问,以部分带动全体,逐渐把全体学生的兴趣重新引导到实训操作上。另外,根据学生情况和操作状态,点名进行单独交流,增强学生被关注感,使其有种与教师的亲近感,进而提高实训操作的积极性。

2.3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高职教育中,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不可能在具体事物的方方面面为每一位学生作好计划,更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达到使所有学生发展成才的目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实训环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承担者,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所有实训内容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应针对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增加成功的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他们很注重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好胜特点,在实训过程中组织小组相互观摩操作。被观摩的一方会认真去做,希望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观摩的一方则会细心的观察并查找操作一方存在的问题和失误,以便在观摩结束后给予指正,展示自己。互相操作、观摩结束之后,教师安排观摩双方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观摩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和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相互讨论,找出相应的失误原因和改进的措施。实践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的自信心也强。

2.4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充分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培养既能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操作的管理者,要想实现良好的实训效果,必须调动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可以利用中间休息时间进行小组学生交流,询问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交谈兴趣,找出学生的爱好,逐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思想,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师生交流,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疑问,指引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由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实训技能操作往往持续较长,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下降。教师可以向停止练习操作的学生随机点名,提出与实训相关的问题,让其思考、回答。这样会吸引其他兴趣下降的学生一起聚拢,引起对所提问题的共同思考和补充回答,即增进了师生关系,又巩固了实训知识内容,使学生得到适当的调整、休息,以便更好的进行下面的实训操作。

2.5 综合点评

实训总结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总结才会进步。实训结束之前,对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总结和点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实训过程,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现场表扬和鼓励,在全体同学中树立榜样,强化模范在集体中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做好实训教学工作,深入探讨和研究实训教学方法,完善实训教学过程,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智.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 袁野.谈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98-99.

上一篇:实施“五养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探索 下一篇:中职特殊班级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