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常见复发因素的分析与防治

时间:2022-10-09 06:02:16

【摘要】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治愈出院后经6~12个月的随访,其中溃疡复发45例为观察组,选取该时期消化性溃疡治愈后未见复发3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17...

消化性溃疡常见复发因素的分析与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治愈出院后经6~12个月的随访,其中溃疡复发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时期消化性溃疡治愈后未见复发3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口服刺激性药物、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是否进行并完成巩固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性药物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吸烟饮酒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后进行巩固治疗的病例所占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众多,应根据上述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9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部的多发疾病[1]。消化性溃疡经治疗是能够治愈的,由于该病具有极高的复发率,给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复发的关键。就院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对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加以总结。

资料与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治愈出院后经6~12个月的随访,其中溃疡复发45例为观察组,选取该时期消化性溃疡治愈后未见复发3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6~65岁,平均44.2±17.6岁;病程2~20年。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4岁,平均43.5±18.2岁;病程10个月~1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经抗溃疡药物治疗后[2],长期的上腹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灼感等胃肠道自觉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或缓解,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随访观察结果选取研究资料,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观察项目: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病例数;观察两组出院后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性药物的病例数;通过调查记录两组中有吸烟饮酒不良生活嗜好的人数;观察两组自觉症状缓解后进一步接受并完成巩固治疗的病例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对观察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性药物病例所占的百分比、吸烟饮酒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后进行巩固治疗的病例所占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性药物、伴有吸烟饮酒不良生活嗜好以及自觉症状缓解后不再接受巩固治疗的病例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人群。根据上述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可有效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研究发现[3],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能够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目前,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以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情况,同时观察溃疡面的愈合情况。自觉症状缓解后不可立即停止治疗,需再接受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以彻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防止复发。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获得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也可以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首先,要对患者的日常用药给予正确的教育指导,宣传用药常识,避免服用对肠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其次,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加以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香烟中的尼古丁以及酒中的乙醇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加重溃疡。戒烟戒酒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鄢振琼.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09,7(8):2066.

2任中宝.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09,12(35):65.

3龙春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5):1-5.

4付高洁,王淑英.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35-136.

[ZK)][HT][FL)][HJ]

[CSX]

上一篇:树突状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浸润在进展期胃癌组... 下一篇: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肝硬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