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18 10:34:43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561-5464 (2010)-05-0435-01

【摘要】 目的 探讨甘海胃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 者随机分为甘海胃康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先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疗法,第二周 后,治疗组在服用奥美拉唑同时给予甘海胃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给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 连服8周。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胃镜结果的变化。结果 甘海胃 康胶囊联合奥 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服奥美拉唑的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 副作用。结论 甘海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抑酸有特效、镇痛效果好 、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甘海胃康胶囊;奥美拉唑;幽门螺旋杆菌根除 三联疗法

消化性 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是人类的常见病 ,呈世界性分布,估计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1]。发病原因有很多,如遗传 因素(O 型血人发病率高)、季节因素(秋冬发病率高)、地理因素(北方人发病率高)、精神因素 (紧张、焦虑、愤怒等)、饮食因素(好食辛辣、烈酒)、吸烟、药物刺激以及幽门螺旋杆 菌(HP)感染等。消化性溃疡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痛,可为烧灼痛、刺痛、剧痛或饥饿样 不适感。上述疼痛多为节律性疼痛。胃溃疡多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 多在餐后两到三小时疼痛。并且疼痛伴有周期性,连续数日或数周后疼痛会缓解但是会反复 发作。如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得不到及时治疗还会产生并发症,如胃出血、十二指肠穿孔、 幽门梗阻、癌变等。因此加强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大大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0名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甘海胃康胶囊治疗组与 奥美拉唑观察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按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断标准,将住院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12.1) 岁;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1±13.2)岁,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 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三联疗法: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加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的治疗一周后,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日,甘海胃康胶囊6粒,3次/日,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疗程为60 天。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溃疡 愈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溃疡灶由活动转为疤痕期或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缓 解,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溃疡面积不变或缩小

3.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前有52例胃镜提示为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整齐,底 部充满灰黄色或白色渗出物的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的病变,治疗后43例胃镜病变大部 分或全部消失,复常率为82.69%;对照组治疗前有48例胃镜提示上述胃部病变,治疗后 有29 例胃镜病变大部分或全部消失,复常率为56.25%。经统计学处理,P

4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是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作用的侵袭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 失去了平衡的结果[3],而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饮食劳倦 等方面, 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养阴益胃,活血化瘀 ,调理寒热为主。目前所采用的制酸药物仅起对胃液的中和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胃肠 功能,改善消化腺体的功能及粘膜的防御能力,根据这一现状,甘海胃康胶囊君药为白术、 甘草,白术苦甘而性温,归脾、胃经。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缓解生津;甘草味甘性平,归心 、肺、脾、胃经,得中和之性,直入脾胃,有调补之功,二药相配能促进白术健脾作用,白 术健脾之力能助甘草补中益气之功,有较平和的健脾和中作用,还能缓脾止痛作用;臣药为 海螵蛸、绞股蓝,海螵蛸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之效;绞股蓝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佐使药为焦黄柏、枳实、沙棘、延胡索 4 味药,以上八味药合用,健脾和胃,止酸敛疮, 标本兼治,促使消化性溃疡等症很快得到恢复,且愈后不易复发。总之,甘海胃康 胶囊结合 西药治疗溃疡病具有协同作用,经多种途径达到制酸、解痉、消炎,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可与西药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防止复发,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8

[2] 郑可飞.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4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 ,17(6)

[3]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8

上一篇:肝包虫病外囊敞开内引流术19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