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成功要从点滴做起

时间:2022-10-09 01:56:30

历史教学的成功要从点滴做起

摘 要: 现在新课程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与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尊重,互谈学习感受,和谐相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要关注后进生,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七年有余,七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它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那么怎样才能把科学的东西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总结教学高中历史科目六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主动性。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深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同时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如通过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既然历史知识与高中学生的探求心理如此相似,那么,通过上述做法,我想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能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就要看这一节课上得如何。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准上课,起码要有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且每节课要尽量力求新颖,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努力、摸索,查阅大量的资料,力求备到最好。

2.备好教学方法。如联想式教学法,即在掌握这节内容的时候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考虑,或许你就真正能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如临其境。如在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就可采用此方法。其他如讲练结合法、列表法、归纳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都可以运用。总之,讲课求活,不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能把学生吸引住,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把这一堂课讲透彻、讲彻底并能为学生所接受,我认为这就是成功的一课。

三、注意教态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能够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和整体素质。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还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完成。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包括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情绪、表情等;体态语言指的是伴随语言教学的姿势或动作、手势和目光等,其运用频率很高,方式很多,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教态和体态,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听、说、读等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目的时候,介绍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话的一段内容时,教师语气要铿锵有力,豪迈奔放,让学生感受到经过一百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解放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心中积压已久的屈辱感觉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如在讲南京大屠杀这一目日军杀害我南京同胞三十多万时,教师的声音要低沉,语气放慢,心情沉重而愤怒,让学生感受到因同胞的死而悲哀,因日军的屠杀而愤怒的心情。总的说来,根据所讲课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语言、情绪、神态、手势都要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千万不能呆板,面无表情,站在讲台上口动而身不动,更不能有口头禅,不能有口吃。在进教室讲课前,我们要面带微笑,营造宽松融洽平等的教学氛围。

四、有小结和适当的练习

小结是对所讲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加深学生对这堂课的理解和把握。适当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并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培养人才更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我们没有理由不上好每一节课。

五、注重教给或培养学生历史的认识方法

1.历史学科要培养的最终能力应该是认识现实的能力。获得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还不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毕竟学习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方法的获得应该最终指向培养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实践能力。那么历史学科究竟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对历史认识本质的理解。

大凡研究历史的人都不能否认历史认识的一个基本规律:过去的、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可能完全再现的,只能再现或者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某一部分的记忆。历史研究的偏好一方面体现出历史学家所处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历史学家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历史永远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所有对“过去”的认识都是站在“现在”去认识的,脱离现实,纯粹地为再现过去而再现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在西方史学界,二十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新史学改变了传统史学对现在与过去关系的认识,把历史研究看做是现代历史学家根据可靠资料对过去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历史学家只能从现在出发,带着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继承性的理解,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过去进行对话。布洛克有一句名言说明了在历史学家认识的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的这种双向关系:“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在此处重提历史认识的这个特征,是为了明确一个主旨:历史课应该永远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怀,这是由历史认识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样,历史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认识现在、理解现在、对现在形成批判性认识的能力。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政治课上要培养的能力,事实上,历史学科的这个能力目标与政治学科培养的能力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2.历史学科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其他基本能力。我认为这些基本能力虽不是历史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特殊能力,但是这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必备的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全面提高。应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或强化学生的这些能力。历史教师在做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后就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看书、讨论,找出答案,而不是老师一人自问自答。对于这一问题,我曾经深深地反省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再实践,我认识到培养学生这些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也变得轻松自如了许多。

此外,还要做好学习情况的检查、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单元测验等工作。学习情况的检查就是所讲过的每一节内容都要对学生落实。具体做法可以是抽查学生背诵,也可以让学生写,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查。或是每次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抽查学生,如果这样做能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学生的成绩自然就不差。

总之,历史教学的成功要从点滴做起,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不懈努力,勇于创新,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导学案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 下一篇:对情境教学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