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时间:2022-10-09 12:28:26

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目前,农村课程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课程改革的瓶颈,理智地分析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及成因,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从而成功地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由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确实存在绝对数量上的课程资源短缺,但是也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浪费和流失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

1.实然的课程资源短缺。一是课程财物资源短缺。课程财物资源是课程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课程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财物方面普遍存在“跟不上”现象。一方面,办学条件恶劣,许多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更不用说通过互联网获得知识和信息。这种状况是由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造成的。1994年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后,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义务教育主要靠乡级财政、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费勉强支撑,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原有的教育财政渠道没有了,新的教育财政支付机制又未建立起来,使得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校的基建维修、公用经费和民办教师的工资,因为政府的拨款只能保证现有公办教师的工资,学校公用经费主要靠收取的杂费来维持,农村教育处境十分艰难。二是课程人力资源偏低。课程人力资源是课程活动的“内生性”资源,其范围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农民、专家等,教师作为“内生性”资源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及效益水平。可以说,教师的素质决定课程资源开发的品质。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却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教学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僵化,缺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二,由于信息闭塞、培训不到位,教师对新课程了解不深刻,缺乏课程开发的素养和技能;其三,由于农村条件艰苦,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困难、待遇偏低,导致大量中青年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大中专师范生因农村条件差,交通不便,也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这就使得原来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继续下滑,农村缺乏课改精英的引领。三是课程思想资源落后。我国当前的课程思想由三部分组成:世界观、生活理想、教学实践活动观。在世界观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师生基本能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认识和实践,因此,农村课程思想资源大致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方向的。在生活理想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仅仅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管理者热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完全听命于上级的指示,对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教法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学校甚至抵制改革。在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广大教师仍持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师生观,教师的职责是忠实地传递课程知识,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师道尊严”依然盛行。这些思想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农村课程活动的开展。

2.现有的课程资源浪费。笔者从沙市、黄石等地的几所学校走访中看到,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课程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物力资源浪费。许多学校花巨资建成的设施利用率十分低,图书馆、阅览室很少让学生光顾,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在参观时才装模作样地演示一下那些精密的仪器设备,以至于课程物力资源闲置和浪费严重,资源的支出和收益比重失调。二是人力资源荒废。某些优秀教师往往提拔为中层干部或校级干部,很少上课或者不上课。往往优秀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干部,结果,领导工作没做好,教书只承担了一半的工作量,甚至一点不承担。有的教师干起第二职业(如家教、做生意)。这些第二职业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致使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效能。

3.潜在的课程资源流失。从现实角度看,农村学校的优势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自然资源、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等乡土资源,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师生关系等隐性资源,还有邻近学校的校际资源等,它们都可以经过加工纳入有关学科课程内容中。然而,由于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偏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有限,他们往往过分偏重自己学校层面的人、财、物而忽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重视显性课程资源而无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存在,仅强调非人力资源而轻视人力资源的建设,从而导致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未能进入农村教师的课程视野,课程资源潜在流失无法为课改提供一个丰富的平台。

二、对农村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既有客观条件的实然,又有主观人为的成因,如何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短缺资源的建设,笔者有以下几点设想:

1.优化教育投入机制,多方面筹资办学。由于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差距较大,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对于诸多欠发达县来说难以承担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优化教育投入机制,多方面筹资办学。首先,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区分我国地区差距,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我国2000多个县划分为“以县为主”“以省为主”和“以中央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分类供给;其次,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投入机制,让市场更多地参与教育资源配置,国家进一步完善鼓励私人和企业教育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及教育产权制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农村教育事业。三是动员城镇学校将更新换代下来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旧报刊捐献给农村学校,也可鼓励学生将用过的课本、学习资料捐献给学校。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建立健全公示、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与有效使用。

2.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学校的发展要依靠改善学生、教师及学校领导者对资源的利用,增进资源用于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改善资源利用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首先,加强学校财物资源建设的计划性和管理使用的科学性,从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使用效益的物质资源配置方案,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其次,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财物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财物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实现学校教学、行政、财务、图书管理等各项管理的自动化,做到物尽其用;再次,校长对教职工要做到知人善任,合理用人,力求把每一个教职工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并且,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鼓励教师去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人力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农村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因此,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抓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培训内容的适切性。其培训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帮助农村教师全面理解、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改革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全面解读各科课程标准,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培养他们课程开发的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培训应关注教师的生活背景,加强他们对当地文化、农业科技知识、民间风俗、生态资源等的认识,引导他们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社区课程资源,盘活现有资源。二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对新聘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原则上应分别具有大专和本科文凭,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在任教师,要坚决淘汰。三是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各级政府要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完善农村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教师工作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还要制定出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同时辅以城乡轮岗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同时,教师流动实行类似球员的“转会费”制度,对流向城镇学校的教师,流入学校应向流出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利益。

4.建立课程交流机制,优化整合资源。在目前条件下,农村课程资源短缺与新课改要求之间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立课程资源交流机制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课程交流的范围包括农村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大中小学之间及学校与社区的交流等,其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如派教师参观他校,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技巧;组织校际间教师的学术研讨;聘请校外课改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和课改专家对本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建立伙伴学校,实行师资共享、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库等,这种交流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之间条块分割的现状,可以逐步改变学校思想资源落后的现实,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作用,加快农村课程改革的步伐。

上一篇:农村基础教育出路何在 下一篇: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