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浅议

时间:2022-10-09 10:57:03

和谐文化浅议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大课题,以下试从个人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所说的“和谐”,主要是指社会系统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发挥各自不可替代、和谐互动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和谐”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和谐理念,体现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就是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文化、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

第一,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人类迈入现代社会,对现代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人们观念、素质、操守和习惯等方面的变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也往往会发生冲突。推进和谐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更加灿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这也往往导致了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比如,近年来,我们潍坊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伴随硬文化相应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的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第三,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具有普遍性,民族文化有差异、地区文化有差异、职业文化也有差异。对差异要做分析。有些差异是对抗性的差异,有些差异不是对抗性的差异、有些差异是大同之中的小异,有些差异是大异之中的小同。在非对立的差异当中我们还要研究差距。社会学把各类文化之间的差距过大称之为“文化堕距”。为了防止出现“文化堕距”,就要求文化体系的各部分、各分支、各子系统之间要肩并肩,手拉手,大体同步向前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主流文化包容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融于主流文化。

第四,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上一篇:红:出奇出新 奔市场奔观众 下一篇:红色电视剧:新契机 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