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离散数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方法

时间:2022-10-09 08:29:31

探究《离散数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方法

摘要:《离散数学》在计算机施教过程中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学习好本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可是,由于《离散数学》的复杂性和高度抽象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困扰,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尝试通过计算机应用与离散数学理论的有机融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离散数学 计算机技术 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离散数学》从离我们比较陌生的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门星光璀璨的明星学科。学好离散数学能够为今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扩招以来,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底子薄弱,在学习离散数学时往往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情绪,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本课程的高度抽象、内容复杂等特点,笔者建议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使其和计算机知识相融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完善《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离散数学的复杂性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障碍,针对学生学习离散数学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的问题,经过笔者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本门知识的应用能力不高,无法学以致用,仅仅把离散数学当做一门普通的数学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定理、概念、公式等内容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就会造成学生知识混乱,缺乏条理性,缺乏目的性,最终导致枯燥、厌烦的情绪产生,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首先就要使学生明白离散数学对于今后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帮助,提高与计算机知识的融合,强化学生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不管学习什么,只要对其产生了兴趣,才能具备学习的耐心和积极性。因此,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第一堂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时不要直接进入知识点教学,需要采取迂回策略,比如,首先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离散数学,学习本门课程有什么用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只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就会更加有奋斗的目标。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增加个人魅力,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学生在开始学习离散数学时可能对本门课程存在一些误解,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上课容易发呆、走神。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通过艺术性教学,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疲劳感,使学生时刻保持充沛精力学习。

2、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效果

为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针对某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可以由老师引入小案例或小故事进行解释,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理解。在为学生解释命题逻辑的内容时,为了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可以引入一则小故事作为帮助理解的工具。比如一个人被强盗劫持,并关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两个门,其中一个门的后面是陷阱,被称为“死亡之门”,反之,则能够逃生。每扇门的旁边都有一个守门人,一个说的是真话,一个直说假话,此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请问他最后如何逃生?通过这样一则故事,快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并作一次亲身体会,切实理解命题逻辑的真正含义。

3、加强离散数学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

离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离散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联系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数理逻辑在计算机数据库理论、程序编写等内容中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学生讲解一些知识点时还应该附上背景资料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教学方法的改进

4.1加强知识点的衔接

众所周知,离散数学知识点多,结构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非常费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为了方便教师施教,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前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组织成一个整体,并始终沿着一条主线教学,这样就会使知识内容显得更加有条理和章法,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方便。

4.2典型案例的讲解

离散数学的知识点繁多,但是本门课程的课时却非常紧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取舍有度,除了基本知识和重点掌握对象外,应该选择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讲解,不要求多,只要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成举一反三的效果。

4.3启发式教学

数学的公式与定理是经过数以万计的论证得出的,学习数学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生活追求。因此,一些结论和公式仅仅依靠学生死记硬背很难取得效果。笔者认为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间的合作进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参与了探索的整个过程,因此对于概念和公式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4.4做好总结工作

离散数学课时有限,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需要做好总结工作。每次上课接受之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做好课堂笔记,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构架,同时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离散数学对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其比较复杂的知识内容组成,对学生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勇于探究,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杏芳,夏浩波.案例教学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7):213.

[2]徐凤生.离散数学实验教学探讨[J].计算机时代,2008,(2):63-65.

[3]齐兴敏.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上一篇:1,3―丁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 下一篇:资产价格波动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