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多样性研究

时间:2022-10-09 07:15:58

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多样性研究

摘 要: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双及物构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一直成为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观点出发,探讨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多样性及对外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双及物构式 语义 原型

1.理论基础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法结构式独立于词汇语义规则之外,有独立的意义(张伯江,1999)。Goldberg(1995)界定了构式的含义,即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用法的匹配。构式具有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特征的意义,构式意义大于构成该构式的各成分之和。构式范畴表现出典型性效应,其成员由处于中心位置的典型成员和一系列处于边缘位置的非典型成员构成,构式范畴中其他成员为其典型成员的隐喻或转喻拓展,或者说各个非典型成员通过这种那种的遗传关系和典型成员相联系。

双及物构式表现为VNN的句法结构,它表示“施事将受事成功地转交给与事”。依据构式语法,我们可以解释含其他动词的VNN构式的具体语义特征,同时也能解释一些动词进入VNN构式的被赋予的意义。我们认为,构式语法更具解释性,能较充分地解释VNN结构的语义。双及物构式是以现场转交为原型建立起来的范畴,动词give和构式义刚好重叠,以它们为谓语动词的双及物句子是该构式的核心成员。

2.构式语法对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分析

2.1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

Goldberg(1995:4)对构式的定义为:

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且无论是形式或是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推知构式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即使在具体的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Goldberg将双及物构式定义为: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to b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agent,patient and recipient roles(双及物构式与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关联)。如下图所示:

一个构式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无法从构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加以预测的。VNN就是这样的一个构式:

Chris baked Pat a cake. (Goldberg1995:34)

He whispered the woman the news. (Goldberg1995:121)

Mary give Joe a kiss. (Goldberg1995:141)

不知道其构式意义,对上述之类的说法,即使知道了全部单词的意义也还会弄不懂。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他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Agent)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其中心意义为成功转移。如:

Tess gave Bill a bike.

这个结构中,Bill最后必须拥有“自行车”。这就包含了语义结构“X通过V致使Y拥有Z”。

徐盛恒(2001)通过对句子的观察,概括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通过V的行为和V的展开方式让N领有N2。徐盛恒(2001)通过对句子的观察,概括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是:施事者(N(=S))通过V的行为和V的展开方式让Nl领有N2。他举例说serve Jack tea,Pour me a drink,save me a seat,send Jack a copy of the letter,都明显表现出这样的语义特征:通过serving/pouring/saving/sending,让Nl领有N2。S让Nl领有N2体现为施事者的“给予”,所以这一构式意义也可以简称为“给予”,这与张伯江(1999)认为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其语义核心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是一致的。

2.2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原型

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是一套以实体成功转移到接受者为中心意义的相关意义系统,它具有语义的多义性(Goldberg1995)。成功转移(actuaI successfultransfer)被视为该范畴的原型,即中心意义:而义务转移(obligation of transfer)、否定转移(ncgatjon of transfer)、能力转移(enablement of transfer)、意图转移(intention of transfer)则为英语双及物构式意义范畴的边缘成员,均从中心意义衍生而来,各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

Goldberg(1995:35)认为:“Give”是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因为它的词汇意义与构式语义相类似,在汉语界,贝罗宁、张伯江等人也都证明了“给予”意义是双及物的基本语义.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动词意义是决定双及物表达式的核心并且将双及物动词分为三类:第一类,显性给予义动词,如give,hand,offer,lend,等等。第二类,隐性给予义动词在双及物构式中,这类动词通过隐喻或转喻机制隐含“给予”义。如:tell,teach,promise,wish等。第三类,无给予义动词。这类动词本身没有“给予”义,但N1潜在存在,也就潜在地存在“N1领有N2”。这类主要是表示“制造”类的动词,如:make,bake,cook等。

三、双及物构式意义研究的教学意义

本研究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教师在教授双及物结构时,不必再强调主语、谓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等语法术语标签,可以告诉学生们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为X致使Y接受到Z,以及任何拥有双及物构式的表达式意义都是双及物构式义与其组成部分的整合。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教学教法的转变,即从过去强调句子形式的教学法过渡到强调构式意义的教学法(郑靓,2005)。

四、结语

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构式语义的多样性及对教学的实践意义。但研究仍有待深入,期待更多学者的新发现和新探索。

参考文献:

[1]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谢炆炆.英语双及物动词及其构式的语义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93-95.

[3]徐盛恒.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构式[J].中国语文,1999(3).

[5]郑靓.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J].外语教学,2005(1).

本文系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项目,项目编号为AYQDRW200960。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实施分层教学前学生基本情况的... 下一篇:巧用文本,提升学生预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