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张扬与刺痛

时间:2022-10-09 02:39:26

一 轻狂的脚步

南风、丁波、肥皂,三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演绎着我现在无法诠释的另一种青春,看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骑着摩托车在以万家灯火为背景的夜色里飞驰;爬上火车厢,张开双臂肆意地呐喊,感受着淋漓尽致的畅快;三个人一起,相互打闹,嬉戏,戏谑,漫步在铁轨上,是多么快乐的瞬间。或许,我们可以瞬间逃避,但是,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逃避过后,还是要面对酗酒的爸爸带来的不幸,面对自己的父亲娶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女人,面对小混混的欺负,面对抓黑车的警察,面对赔款证明……

他们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结束了多年的学生生涯,还没有开始在正经工作上打拼。就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隙里,他们活出了我的青春中残缺的那部分。

站在火车上,他们拼命地呐喊,将身体里莫明的负重释放出来,或许是想活得轻松一点吧。

火车一直开,铁轨一直延伸,不知要去往何处,就像那时的他们不知道要去到何处一样,迷失了方向,彷徨和迷失的负重压抑着他们。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他们三个人被火车带到了一个地方――观音山。观音山,是一座山,也是一个站。很巧的,偶然的停留,没有返程的车子,使他们暂时留了下来。

巍峨的山峰,坍塌的小庙。坍塌是地震带来的后遗症。地震,无论是现实中的地震,还是心理的,都震碎了一些东西。

既然是偶然的停留,他们终是要回去的。

南风父亲的住院,丁波父亲的婚礼,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无疑是导火索,渐渐唤醒他们心里沉睡着的幼兽。终于,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缝,先是爱情,接踵而至的是友情。

幸而,很必然也很偶然的,还有一个人。

二 残破的中年

常阿姨是南风、丁波、肥皂的房东。在南风三人眼中,常阿姨是一个古怪的中年妇女,阴晴不定而且规矩颇多。

关于常阿姨的镜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边抽烟边坐在一辆出过事故的车子里听着那首《蓝莲花》,“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然后,镜头从车里拉向车前破裂的挡风玻璃。

清晰的裂痕,模糊的脸庞,泪水肆意地流淌。

同样的,一个细节,给我很深的触动,时隔两年,常阿姨依然坚持不上报死亡――她儿子的死亡。

她一直执着的,她一直麻痹自己让自己尽量忘却的,那是她的精神支柱。

终于,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在那个拎着蛋糕拄着拐杖的独腿女孩到来的时候,被血淋淋的现实揭穿。

在那一刻,多么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无法修补她心中巨大的空洞,多么执着地麻痹也无法掩盖心灵深处巨大的伤口。

剩下的,只有绝望,深渊,更极端的绝望,更无底的深渊。

于是,她选择了用刀片割腕使自己解脱。手腕上鲜红的伤口,清晰可见的刀痕,那时,或许她根本感受不到肌肤上的疼痛。

南风他们救了她。送她去医院,甚至扮作天使哄她开心。

在这一刻,他们的生命,真正地开始交流。

三 救赎,重建,归属

在救了常阿姨之后,常阿姨开始跟南风们一起泡吧,一起喝酒,南风们也试图让她走出阴影。常阿姨修好了儿子遗留的车,他们开着车子到了当时地震坍塌的楼房下。

那一刻,这个偏执的女人开始面对现实。短信说不再回来的南风又回到了丁波他们身边。丁波也终于向父亲问出了压抑在心底多年的问题,得到答案,然后释怀。肥皂也不得不面对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这一切,交叠在同一个时间格里。

他们开始了自我救赎的旅程。

南风、丁波、肥皂、常阿姨,这四个人,驱车来到了观音山,来到了观音山的那座庙,他们开始了重建,重建这座小庙。

心理的地震使他们的内心一片废墟,他们正在一砖一瓦地修葺,就像修葺这座小庙一样,建起另一个牵挂,另一个支柱。

常阿姨坦然面对了一切,说:“我不想放下。”“快乐让我感到恐惧。”“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

最后,南风、丁波、肥皂,带着对常阿姨的记忆,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四 每个人的观音山

在我们的青春中,有一直偏执的感情,一直不敢面对的伤痛,或是那些彷徨的时间,那些迷失的路。

那些寻找,那些坚定,那些信念,那些归属。

我们都曾迷失方向,却又找回了方向。

“观音山”是千千万万座山后的一座山,是千千万万个站间的某一站,是千千万万人背后的“观音山”。

(指导老师 刘 叶)

上一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城镇化是未来改革... 下一篇:考前,遍地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