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要“渔”而非鱼

时间:2022-10-08 10:00:23

教学案例――要“渔”而非鱼

作为一名中国的英语教师,我经常可以感受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疲劳和厌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学生,由于接触英语晚(初中才开始学),教师教英语的方式仅仅是让学生背诵和练习,以致很多学生把英语当做机械做题的科目,只要背会经典例题就可以在考试中过关,而没有主动去发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和英语学科本身的特色,没有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经过五年的教学,我发现,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把英语当外语,时时刻刻说这种语言,时时刻刻用这种语言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比如,在刚进学校的时候,我所教的班级是一年五班。五班学生学习的状态是灵活有余,扎实不足。学生的想法都很灵活,但是对于做题和主动练习非常不自觉。针对这种情况,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下几项任务:1.每天写一段英语日记,写出今天在英语学科上都学习了什么,是否有收获,又明白了哪一个句型或哪一个知识点。2.每天把固定的英语短文翻译成中文,并找出文章中每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3.每天用5个单词造5个句子,形成一段对话,和另一名同学把对话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表演出来。

通过这个方法,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句子,并比较流畅地说出英语对话。其中进步最大的学生是李松和张迪,他们两个的成绩分别由50和70提高到90和95。当然,李松的进步是比较大的。除了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也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英语,这样他们对英语就没有陌生感,每天都与英语见面。就像交朋友一样,有些人一开始是陌生人,但是相处久了就会成为朋友,相处得深就会成为更好的朋友。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知识的习得,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避免先讲授语言知识,而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英语,动口动手动脑,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辅导讲解习得新的语言知识。任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实践中体验参与,克服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师教一个班学生游泳,先讲有关蛙泳的知识,并示范动作。他讲50分钟,只让学生练10分钟。如换过来,他只讲10分钟,然后让学生下水练并辅导50分钟,不难想象一段时间后的教学效果。前面的学生游泳知识掌握得不错,笔答考试得分高,但大半学生都不会游泳;后面的学生笔答考试得分较低,但大半学生都学会了游泳。

高中英语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就是能力。除了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学习自主性。传统教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力求讲得系统、详尽透彻,给学生留有很少的思维空间。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即设置一个障碍或困难,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外语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与语言的功能密切相关。真实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采用情景模式和猜词游戏,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现如今,本校(盘山县高级中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采用课案导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渔”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导促学”的指导思想,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一、保证了学生充分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学案积极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先自行解决,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记号,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学在前、教在后,先学后教,提前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个性差异,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优劣差异是自然的。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承认差别,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要求的内容,做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我自己能学”的巨大潜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有信心和力量去追求下一次的成功,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加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即使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也可通过查阅资料、学案的学法指导、同伴的帮助等方法解决问题。

四、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上的题目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从成千上万道习题里精选出的,能以一代十。过一段时间,学生把学案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这样的题目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学案的运用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五、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突出学生评价主体

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的薄弱之处在哪,学案完成得怎么样,自学效果如何等,这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学案的利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讨论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六、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编制和设计学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研究如何“教”,而且研究学生如何“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这个过程既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促使教师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并且新老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各研合一,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案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设计,使学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科学实用。

我认为新时代要求教师应尽快地转变教学角色,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给学生“渔”的方法,而非“鱼”的本身。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为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下一篇:Energy Analysis of a Concentrating Photov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