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时间:2022-10-08 09:18:11

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村级组织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自愿参与、形成合力、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改善农村环境,繁荣农村文化,维护农村治安,救助困难群体,提高农民素质,树立农村新风,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农民.坚持以不断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合理需求,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把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需求,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条件解决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积极为广大村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2、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各项活动,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社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3、政府推动、自愿参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政府的投入支撑。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调动社会力量,培育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有效的共建机制.发扬中华民族互帮互助、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开展群众性互助和娱乐活动,重塑农村新风,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资源,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对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和各方的物质帮助进行整合,努力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使之发挥最大效益。社区服务中心办事成员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不,不搞宗族派性。

5、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农村社区的承受能力,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突出本地特色,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在社区建设中,要着力抓好社会互助救济、公益事业服务、卫生环境监督、民间纠纷调解、群众文化活动等不花钱或少花钱,又容易见成效的工作。

(三)主要目标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村级组织牵头,社区服务中心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培育农村社区服务组织,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发展农村社区卫生,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美化农村社区环境,维护农村社区治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城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农

村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农村基层资源,强化农村服务功能,深化村民自治,解决社区问题,合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民自治制度初步建立并显示出巨大的政治优势。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些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产生某方面深层次的矛盾,城乡差别继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薄弱,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严重,凝聚力不强,严重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影响着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为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农村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活跃农村经济,方便农民生活开辟有效途径.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引导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搭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有利于协调农村利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在我镇广大农村逐步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利于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工作范围和实施步骤

(一)工作范围

市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有芸美村,选择华芸村作为镇级试点村。

(二)实施步骤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分为前期准备、,试点开展、总结验收、逐步推进、全面推广4个阶段:

1、前期准备:2*年11月,镇党委成立“金谷镇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金委[2*]79号),各试点村要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任、村委会主任为副主任、有关人员参加的工作协调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负责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

2、试点开展:2*年5月,各试点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村社区建设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责任明确到人,措施具体到位,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

3、总结验收:2*年12月,按照《*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验收评估标准(试行)》的内容,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验收。

4、逐步推广:2*9年,要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范围,力争到2*12年全镇有6*%以上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逐步把我镇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

(一)工作内容

1、健全农村管理服务组织.村党支部符合“五个好”目标要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村委会成员的产生符合民主选举,分工明确、制度健全、密切配合、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农村司法调解、治保、妇女、共青团组织、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科普协会、老年协会等管理服务组织,及时处理纠纷、排查矛盾、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经常开展文艺宣传、技术指导、信息传递、日常用品提供等服务活动,使农村管理规范有序,服务及时到位。

2、提升农村管理民主水平.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每年至少召开1次村民会议或4次村民代表会议,实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坚持民主选举,选好村级领导班子;坚持村务公开,做到政务事务公开透明;坚持民主决策,做到民利充分发挥;坚持民主监督,做到村级管理规范正确.通过实现“四个民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互助服务;设立社区警务室,成立治安联防队伍,创建平安社区;建立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做到“三清四改四通五化”:清垃圾、污泥、路障,改旧房、厨房、厕所、猪圈,通水、电、路、信息,村庄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逐步改善农村道路、用水、用电等条件,科学合理规划村庄,强化农村卫生服务,建设规划整齐、卫生整洁、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的新农村社区。

4、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以社区为区域,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建材企业以及小型加工、手工业及劳务输出等方面形成专业的服务组织,拓宽农产品及私营企业产品销售渠道,要制作《社区便民服务手册》、《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指南》、《计划生育指南》等便民利民服务信息资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可靠信息,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5、打造农村和谐文明生活.要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宣传栏、农民夜校、文体娱乐场所等,积极开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消除封建迷信、偷盗等不良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工作模式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文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社区规划布设农村商业网点,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集体、企业、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一定面积的便民超市,为农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

2、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的服务组织机构,以热心农村社区建设的志愿者为主体,一般由农村党员、村组干部、农民、教师、复员军人组成,设主任一名,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原则上一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经济条件较好或规模较大、居住分散的行政村,也可在每个自然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可统称为“××村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地点设在村委会,各村要为社区服务中心落实工作场地(有条件的村硬件建设要求达到“十个一标准”,即一台电脑、一台彩电、一部电话、一套办公桌椅、一套健身器械、一个公开栏、一组宣传橱窗、一组上墙制度、一个多功能教室、一个阅览室),确保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可实施“12345工程”。即:一个社区室外活动场所;二个阵地(公开栏、宣传栏);三支队伍(专职管理人员队伍、服务站人员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四个室(办公室,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室,警务室,多功能教室);五个服务站(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站)。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农业服务站,提供农业上的产前、产中、产后及化肥、农药、农机灌溉、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站满足农村社区规划、水利建设、供电供水、道路桥梁、环境整治等需求;卫生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改厕工程、医疗服务、计划生育、老年健康档案等;社会保障服务站主要是针对农村家政服务、劳动保障、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烈军属等服务;.综合治理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有警务、联防队、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治安保卫、外来人员管理、社区矫正等。

社区服务中心可以设7个服务小组:

(1)农村社区社会互助服务小组.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救助服务,服务对象是农村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员.服务内容是开展以扶贫帮困、互助互济和生活扶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服务方式是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慈善救济基金,用于帮助困难群体,促进互助互济良好风气的形成。

(2)农村社区环卫监督服务小组.服务对象是农村社区公共场所、主要街道、道路、农户门前院后的卫生监督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内容是抓好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卫生环境意识,培养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协助农村合作医疗站,加强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不断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开展“除四害”和爱国卫生工作,改善村落居住环境,动员村民建设自来水站、改建厕所,逐步消灭农村脏、乱、差,净化、绿化、美化村庄。服务方式是自愿参加,无偿开展技术指导,创造良好的农村社区生活条件。

(3)农村社区民间纠纷调解服务小组.服务对象是本社区内所有居民。服务内容是引导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谦互让、互帮互助;制止打架斗殴、非法宗教、盗窃等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群众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做到小事不出村落;积极协助村级组织做好治安联防,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和违法人员的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黄赌毒”行为,减少刑事案件,维护农村稳定。服务方式是定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开展安全检查护卫,确保居民文明生活和社区社会稳定。

(4)农村社区文体活动服务小组.服务对象是农村社区居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村风民俗习惯,组织协调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服务内容是通过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学习园地等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进行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体质,陶冶村民情操,努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方式是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文体活动,开展一次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对社区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进行说服秽育,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5)农村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小组.服务对象是农村社区公益性事业建设。服务内容是积极开展自然村落公益事业服务,动员群众建设和维护村落内道路、桥梁、水利,帮助指导村民建设沼气池,维护村级集体所有的公共财产。服务方式是监督土地征用、项目发包、资金筹集使用等,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公益事业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6)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小组.服务对象是社区内所有养殖、种植和小型加工农户以及广大农村居民。服务内容是负责群众在粮食种植、果园管理、畜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技术指导,帮助群众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群众收入。服务方式是定期到户、到田问地头,发放相关农业技术资料,现场操作、讲解指导。同时,按照农业生产季节,及时向居民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收购等信息。

(7)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本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对村级重大事务及财务进行督促、检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斯农村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保障农民群众在重大事项中的决策权,促进“一事一议”制度和村务公开的全面落实,不断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

上一篇:农村社区总结 下一篇:农村综合改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