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总结

时间:2022-07-06 02:37:31

农村综合改革总结

一、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县建立了“投入分级负责、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范围,20*年落实免补资金1960万元,享受免学杂费学生87284人,免教科书费学生39*2人,寄宿制补助学生21092人。县级安排公用经费及校舍建设资金260万元。全面推行“校财局管”,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35个中心校、一贯制学校和中学实行了“校财局管”。加强学校危房改造资金的管理,20*年拨付危房改造资金394.5万元,累计排除危房2.6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教师准入制度,推进全员聘任制,清退代课教师584人,撤并校点153个。

二、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全县乡镇机关行政编制为373名,不设事业编制;乡镇站所事业编制为339名。按编制内实有人数核拨经费,今后五年内不增加人员编制。根据批复,我县撤销了戈寒乡,整建制并入双龙营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双龙营;撤销了羊街乡,整建制并入温浏乡,乡政府驻地设在温浏。

三、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乡(镇)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经费已由县级承担,人员经费实行动态管理,不把收支缺口留给乡镇,保障了乡镇机构的运转,增强了乡镇的财政保障能力,利于各乡镇集中精力努力发展经济,大力培植财源,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从20*年3月起,我县实行“预算共编、账务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在县财政局会计委派中心成立了乡镇财政核算组,统管乡镇财政资金和账务核算。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支持“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20*年“三农”支出8850万元,20*年“三农”支出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9%,20*年“三农”支出11255万元,增长6%,20*年“三农”支出13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四、制定方案,加大化解乡村债务的力度。一是认真清理核实乡村债务,锁定债务,按债务的来源和用途,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39号)的各项规定,执行“三个不准”和“两项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三是制定了《丘北县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实施方案》,分轻重缓急,采取有力措施,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利益关系最直接、矛盾最集中的涉农债务着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把确属因用于乡村公益事业而造成对农民个人、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和以政府名义担保的高息借款的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筹措资金以予化解。20*年以前化解了399.1万元,20*年化解了96万元,20*年10月31日止化解了489.3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债务439万元,乡镇政府(含村委会)办公楼建设、办公设施欠款375.4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欠款59万元,卫生设施建设欠款111万元。

五、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我县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单位有16个,其中:县林业局下辖14个林场,县农业局下辖1个良种场和1个渔场。总面积318.626万亩,其中:林场面积318.5万亩、果园面积908亩、渔场面积350亩。在20*年内全面实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取消国有农场的农业税,并将农工承担的土地承包费全部免除,推进国有农场内部管理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清理和规范国有农场对农工的其他收费,建立健全农工负担监督机制。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予以补助,采取绝大多数农工愿意并经县人民政府和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同意的方式,由农场有计划、分步骤地每年办一两件农工急需解决和能够让大多数农工受益的实事,如职工住房、人畜饮水、场区道路等,集中安排使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已将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全部分配到各农场。实现了农工减负和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

六、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强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采取自下而上、统一意见、先急后缓、制定计划、量力而行、分批实施的方法,抓制度建设,规范程序,做到事能议、议能决。二是加强涉农收费管理。每年由县发展计划局、财政局、纠风办、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等部门,对各有关部门“取消”、“免征”和“降低标准”项目进行全面的联席会审。

七、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进。一是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二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救助制度。三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

上一篇: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下一篇:农村幼儿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