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专项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8 11:27:05

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专项技术探讨

【摘 要】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机构材料,混凝土被广泛运用到各类建筑工程中,它的普遍运用在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对广大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就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些因素做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专项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的提出旨在为相关的建筑施工部门提供一点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专项技术;防治措施

引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永远都是建筑施工企业遵循的管理理念。混凝土作为当今运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结合多数混凝土工程,我们发现,造成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原材料的选用(水泥标号、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混凝土的搅拌、震捣以及混凝土工程的养护等。本文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够造成的质量事故

抗压强度是衡量一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混凝土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项目的质量。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表达式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它所使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水泥的强度越强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强,反之越弱。另外,在同等水灰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的标号有关,高标号的水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要错用水泥的标号,错用标号不仅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而且会给建筑项目带来安全上的隐患。除了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两者的影响外,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粗骨料的强度相等时,从粗糙度的角度分析,碎石相比卵石具有更大的表面粗糙度,使得碎石与水泥砂浆具有更强的粘结性,所以当水灰比相等时,两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更高。

2、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专项技术措施

2.1 做好原料把关工作

水泥和砂石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水泥及砂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混凝土工程。因此,需要对水泥基砂石的一些具体信息指标进行审核,以水泥为例,需要审核的指标包括水泥的品牌、产地、类型 、标号、细度模数以及含泥量等,除了对其相关信息指标进行核对外,还需对水泥样品进行抽样验证,通过对水泥进行预调制实验,从而验证其指标的真实性。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原料,对那些达不到标准的原料要及时的退换,即使是对于一些采购时合格的原料,经过长时间的放置以后,也需要对其进行指标的复核。

2.2加强灌注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桩施工的过程中,灌注水下混凝土是一道重要工序,施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钻孔的中心要和钢筋笼准确定位:如果钢筋笼没有放到孔底,则要特别注意吊钩以及吊环的牢固性,吊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钢筋笼的轴线顺直,避免钢筋笼碰到孔壁而产生坍孔;

(2)在进行首批混凝土灌注之前,事先配制0.1m3-0.3m3水泥砂浆,然后将其放入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在放入混凝土以确认初灌量充足,最后才能将铁丝剪段,借助混凝土的自身重量将导管中的水排出,这样滑阀就会留在孔底,将首批混凝土灌入;

(3)首批混凝土灌入导管后,其深度不能浅于1.5m,因此储料斗及漏斗中的混凝土储备量必须充足,根据导管外水压力和导管内混凝土压力平衡的原则,管内混凝土的最小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Hd=RwHw/RC,由此可以推出管内混凝土的体积满足公式Vd=2πd・Hd/4,其中d为管的直径。倘若首批混凝土灌入量不足,则不能讲导管底口完全埋没,容易出现泥水从底口进入的现象,一旦遇到这类情况,则应该第一时间将导管拔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重新将导管按上再次灌入混凝土;

(4)为确保桩顶质量,最好在桩顶标高以上再加灌5.6m左右高度的混凝土,当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原设计的70%左右时,将其凿除,待灌注将近结束时,如果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情况,可以通过向孔内加水的方式,将管内部分沉淀物掏出,这样灌注工作一般会比较顺利进行。当将最后一段导管拔出时,应该控制拔出速度,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2.3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可能大家将这种现象视作习以为常,也就容易忽略它。但是混凝土出现裂缝对工程的质量绝对是一个威胁,它不仅使钢筋结构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而且极大的缩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变形引起的:如收缩、膨胀、沉降等原因;有外部荷载引起的:如混凝土养护不当、外添加剂问题、混凝土内热等。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3.1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

浇筑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凝土振捣工作没做好,看似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务必控制靠振捣棒的搅拌速度,一般来讲,振捣棒在搅拌的时候尽量做到快插慢拔。此外,需要根据混凝土坍落度的不同来调整振捣棒的搅拌时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过振和漏振现象。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分和气泡也能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气泡。二次振捣以及二次抹面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技术作为一类常见的消除混凝土内部气泡的振捣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2.3.2 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

由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缺乏早起养护,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因该做好混凝土关键构件的湿润养护工作,对于不同体积的混凝土所采取的养护措施的时间也要发生适当的变化,当遇到大体积的混凝土时,养护时间大概在 15―25天左右,当遇到的是小体积混凝土时,养护的时间可以适当的缩短一些,大概在10―15天左右。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几点,还有必要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升温和降温处理。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的水化热问题时刻存在的,因此必须将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联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水化热问题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为了避免过于集中的水化热现象,就必须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工作,因为混凝土一旦出现集中的水热化现象时,等到该部位成型后,里面就容易出现气孔,进而出现裂缝。最后,气候原因也会对新浇筑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遇到下雨的天气,不宜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这是因为雨水的存在,事先控制好的混凝土湿度必定改变,这有可能影响混凝土今后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是众多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来严格操作、科学管理,时刻保持认真的施工态度,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质量建筑物,才能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轨道之上。

参考文献:

[1]田均庆.浅析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技术探讨[J].理论探索,2008, 14(2):133-134.

[2]任道成,王肖方.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技术措施[J].河南建材,2010,(2): 139-140.

[3]李辉. 浅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技术措施[J].工程科技,2011,24(2):262..

上一篇:基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小型施工企业的EPC模式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