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中国研发效应

时间:2022-10-07 09:06:26

外企中国研发效应

思想工作

外企研发策略的转变,在提升中国“智造”的全球影响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着中国本土研发的信心。

与谷歌不断地在进退中国市场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瞻前顾后”不同,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速在中国的研局。

近10年来,外资企业对华投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单纯地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逐步提升为世界级的研发基地。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通信、软件等技术领域,就连很基础的电子制造领域,这一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3月16~18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数百家国际国内的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线束加工和贴片设备的企业参加展览。“如果不创新,我们就没有未来。”正如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Steve Merkt所说,本届展会超高的人气不仅预示着电子制造业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重点显示了电子制造业正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自我拯救。

作为一家连接器技术研发与制造公司,泰科电子于去年底提出了“智能连接”技术战略,与物联网趋势一脉相承,大大拓宽了未来连接器技术的创新方向。与此同时,泰科电子中国工程中心表示将快速扩充研发人员,并力争在5年内发展成为与该公司在欧美研发中心比肩的研究基地。

外企中国研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外企在中国的研发(R&D)体系布局,一般遵循将研究(Research)和开发(Developement)相互分开。前者是基础性预研,不大追求短期市场产出,甚至不要求很高的成功率,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展的前瞻性项目,通常投入十个,只要有一个成功就好。在以前,外企一般在中国建立的都是以产品开发为首要任务的工程研究中心,而随着本地研究队伍的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全球对中国研发地位的提升,更注重长期创新趋势的研究中心正逐步建立。

外企中国研发还将带来创新文化的示范效应。微软中国研究院流行一种白板文化。研究院办公区、休息区、会客区,随处都有可供工程师们即兴讨论时记录重要想法的油笔和板擦,从办公桌、茶几到墙,都可以被工程师们在灵感闪现时“兴奋涂鸦”。他们可以很纯净地去构想未来3~5年甚至10年以上的创新方向。物联网、三网融合、3G、汽车电子、智能电网、医疗、食品安全监管、水污染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这一长串热点词汇,不时出现在他们的课题中。

最重要的是,外企研发策略的转变,势必增强中国本土研发的信心。外企加速在华研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归、本土技术人才的加入。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人才完全可以融入世界级研发体系; 另一方面更证明,在世界先进的研发管理体系下,中国本土人才完全可以创造世界级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世界级的科技产品,并由此提升中国智造的影响。

大约在10年前,在中国大举布局研发的外资信息通信企业还是凤毛麟角。今天,这种转变已经成为所有立足于在中国长远发展的外资企业的共同意愿和必然选择。而中国所追求的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也正需要这股国际化力量的助推与融合。

上一篇:藕塘立体生态套养小龙虾技术 下一篇:专家预测猪肉价格下半年有望显著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