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时间:2022-10-07 03:17:31

我国就业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2005年我国就业主要特征

特征一: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有效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

2005年是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比上年约增加了1600万人。同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增长,全年GDP增长达到9.9%,有效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完成全年900万就业增长目标任务的108%。

特征二:下岗失业并轨顺利进行,失业增加趋缓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已有17个省份基本实现并轨,其他省份也制定和实施了专项工作方案。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51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增量趋于下降,到年底失业规模为839万人,仅比去年末增加11万人,大大低于往年失业增长幅度(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比2003年增加了27万);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4.2%,与上年末持平。

特征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速,就业服务亟待完善

根据农业部固定调查点的调查,2004年全国共有1.026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上年约增加460万人。2005年上半年,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减负政策初见成效,农村劳动力务农比较效益提高,与此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改善迟缓等因素影响,农村转移就业增长一度趋缓。但从下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到年底,转移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64万人。与此同时,以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有所加强,但仍不能适应需要,特别是在劳动力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服务设施和设备短缺、陈旧,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素质较低是普遍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扩大和稳定。

特征四: 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矛盾

2005年是扩招后的第二个毕业生高峰年,普通高校毕业生338万,比上年增加58万,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到9月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82%,高职高专62%;预计到年底,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85%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有鲜明的结构性差异:在地区分布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有效需求不足;在学历层次上,就业困难也集中在大专毕业生,根据北京、山西、河南、广西等7个地区的调查,对专科生和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都有所下降;重点院校、热线专业供不应求,而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出现薪酬、福利减少等现象。

特征五:低学历毕业生(初高中毕业生)面临社会边缘化困境

2005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毕业生总量约460万人。另外,我国城镇还有31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受登记制度限制,多数未登记)或半失业状态。他们普遍缺少职业技能,而且被排除在就业扶持政策范围之外,即使在与面临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直接就业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其就业困境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特征六: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波动对就业的影响初步显现

2005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并取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进一步回落,工业企业效益增幅大幅回落,由此引发的能源领域、纺织业、房地产业、汽车行业等的变动,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在就业增长上。如工业领域,钢坯、钢锭、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增长得到一定抑制,水泥、化肥等产量增幅也大幅回落,相关企业面临裁员甚至关闭破产的困境。而受国际贸易因素的影响,美国、欧盟对我国纺织品、鞋类产品出口开始实施特殊贸易保护措施,预计将直接减少相关行业20―30万人就业,对关联产业就业也将间接产生一定影响。

二、2006年我国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只有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才能有效地化解劳动力总量供求的矛盾。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新增就业人员中,有很大比例属于政府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公益性岗位,经济增长带动的有效就业需求并不乐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突出,并将成为就业工作中一个长期性的难题;就业质量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和贸易风险将越来越显性化。2006年我国还将面临一系列突出的就业问题。

突出问题一:应对陡增的劳动力供给高峰

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到2007年下降到约1400万人,2008年以后大幅度下降到1000万人以下。因此,今年也是劳动力供给压力最大的时期。如果劳动力参与率保持75.35%的水平,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1300万人;即使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到75.05%,劳动力供给增量也在1000万人以上。从需求情况来看,如果就业弹性保持在0.11,经济增长保持在9.5%,约新增就业岗位794个,失业规模将在现有水平上增加210―500万人左右。可见,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策建议: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化过程中,将就业增长作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在制定宏观政策和投资项目审批中实行就业评估。

突出问题二:应对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下岗人员中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在过去两年中,有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较快实现了再就业,没有就业的人员面临更大的就业难度,特别是一些年近退休、再就业无望的老职工成为老大难问题。在实现再就业的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属于灵活就业或公益性岗位,就业稳定性差,随时面临重新失业的风险。少数困难行业和资源枯竭地区,由于传统产业在衰退,又没有替代产业,就业门路狭窄,失业人员积累多,失业周期拉长,再就业的矛盾更为突出。面临就业困境的还有多年沉淀的 “待业青年”(初高中毕业生)和失地失业农民,在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当地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亟需纳入就业扶持政策范围。

对策建议:落实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增加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同时,建立全局性的就业政策体系之中,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关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加强对资源枯竭城市、地处偏远的军工、森工等行业、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被完全征地农民就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

突出问题三:应对进一步加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村就业规模每年减少100万左右,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城镇。其次,2006年劳动力供应将增加1000万左右,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另外,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所改善,转移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对策建议: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推进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

突出问题四:应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难题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增加75万人;“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面临“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就业困难也集中在大专毕业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对乐观,到2005年9月,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了90%以上,很多地方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对策建议: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重点在大专和高职,应尽快建立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加大实验和实习设备投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引导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目前基层单位(包括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以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都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一方面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基层组织也应进一步完善其用人机制,为毕业生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

突出问题五:应对日益凸现的就业质量问题

就业不应该仅仅是获得一个提供收入的岗位,还应该是稳定的、体面的、有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差不仅直接损害了劳工的权益,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而且欧美一些国家已经以社会责任认证的方式,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国内企业以压缩工人的工资福利换取的低成本优势很可能会成为国外竞争对手反倾销的理由。就业质量问题在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作安全性差。工作稳定性低。据统计,目前城镇从业人员中,约有20%左右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在上亿的进城务工农民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不到60%。这些就业岗位稳定性较差,收入、社会保障、劳动权益都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长期徘徊不前、劳工权益缺乏保障,在加工制造业密集的地区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劳动力短缺。根据广东省劳动部门对“珠三角”300多个企业的调查,多数企业劳工平均月工资在600元以下,92%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其中近7成企业每周加班超过10小时,个别企业每周加班多达28小时。虽然中央加大了工资清欠力度,但在利益驱动下,工资拖欠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劳动关系缺乏规范,社会保障覆盖面低。

对策建议:增加就业岗位与提高就业质量并重。重视工人权益保护,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和监督。规范企业劳动关系,加大政府对企业依法用工的监管,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工会等劳工组织的职能,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制定适应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模式,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并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互补和接续。

突出问题六:应对宏观调控和经济波动伴随的就业风险

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最终会体现在就业增长的变动上。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治理整顿力度必然加大,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这些行业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又如,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从2005年底开始陆续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和非法煤矿,到2006年1月6日,各地已经实施关闭或确定关闭矿井5243处,其中将关系到数十万从业人员人的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为显性化。纺织业是国内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之一,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1800万人,间接就业者超过1亿人。其中,出口企业3.5万家,就业者约630万人,每出口1.5万美元,就涉及1人就业。2006年是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后的第二年,我国纺织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来自美欧等国的出口设限等贸易摩擦的风险,就业压力将更为突出。

对策建议:建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建立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上一篇:“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我国钢材流通业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