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建议

时间:2022-10-07 01:48:37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建议

(三)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下,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由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但金融机构放贷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第一,政策性银行业务收缩直接减少了农村信贷资金投放。政策性银行由于停止了农村经济开发等几十个专项贷款,导致其业务范围十分狭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较为有限。第二,商业银行推行的集约化经营直接造成农村信贷业务的萎缩。商业银行为减少营运成本、提高效益,纷纷精简基层商业网点,减少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资金供给的来源。第三,农村信用社的政策约束限制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对农民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对“支农”认识不足,行动不积极,没有充分认识到支持农村、农业、农民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不注意开发适于农村需要的金融产品,致使信贷资金供应不足,造成农村居民消费现金紧缺,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三、对策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收入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的预期收入是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础。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从直接的角度看,一是切实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要切实保证农业粮食收购资金的全额到位和封闭运行。二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区域优势,发展名牌特色产品,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机制,缩小工业品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等。从间接的角度看,一是要坚决落实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村经济转到以优质和高效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农民真正依靠科技致富。二是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良好氛围,使农业的收益水平至少要与整个社会的平均收益水平持平,甚至要高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收益水平。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有2亿多户农村家庭,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为每种家电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量。可见,农村在家电产品的消费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要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为农机、家用电器等消费品进入农民家庭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三)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市场管理,增加消费品的有效供给。近年来,国家推出14个省市的“家电下乡”工程。这顺应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该工程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且提供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这将有效激活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最终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现在这项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是这些家电产品,还有其他很多消费品,如生产用农机具等,也都可效仿这样的形式生产销售。这些措施可改善消费品供给结构,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消费预期。2007年我国农村已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451.9万农村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仅占农村居民的36.7%,比例并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也未达到100%。因此,应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覆盖所有农村居民。另外,还应因地制宜的在不同地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标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

(五)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逐渐增大,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民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承受很高的利息。这既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因此,银行应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简化消费信贷手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农村的消费信贷业务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村居民对车辆等运输工具和加工、收割等方面的农用机械也有强烈的消费需求,应扩大对这些消费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上一篇: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存 下一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