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搭台 情感唱戏

时间:2022-10-07 12:09:05

语言搭台 情感唱戏

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去体验这种情感,同时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实质。

“钱学森”一课记叙了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时刻刻不忘记祖国的高尚情怀。本文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学习本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触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钱学森伟大的人格,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应遵循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第二课时的课堂上,我紧紧抓住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独具匠心地设计成若干训练点,搭建了语言文字这个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高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文字的训练活动,体会人物的情感。

一、导读入境,诱感

好的导语像磁石,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学习课文相应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上课伊始,教者便饱含感情地叙述道:“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用自己毕生的言行铸就了他不朽的人生,他感动了全中国亿万人民的心,请听来自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伴随着具体可感的画面,听着白岩松深情的朗诵,孩子们的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然后,我带着孩子们认真读课题三遍。

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深受感动的名字,他叫钱学森。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的名字,他叫钱学森。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钱学森。

在老师情感的渲染下,孩子们已经完全投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中,读题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情,越来越强烈。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学习课文,但老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给孩子们铺垫了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投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入境”只是阅读的第一步,要“生情”还得真正走进文本,实实在在地去读,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才能做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只有在理解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就是《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披文以入情”。

二、品味字词,内化情感

每一个优秀的文本,在其外在的语言形式中必然有许多“闪亮的眼睛”。对于这些语言,教者必须要设计一定的训练突破口,充分挖掘它,利用它,来提升学生的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性、感受力、品味能力等,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下蕴藏的深刻情感的感悟力。

钱学森的一言一行都表现了他炽热的爱国情怀,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紧扣语言文字来感受他的爱国心。教者抛出了贯穿整堂课学习的主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 ”画出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用心品味,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个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引领作用,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它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整体性阅读。

1.心理描写

我们一般都会抓住课文中钱学森所说的两段话进行体会,但是教者经过认真钻研教材之后,发现课文还有四处描写了钱学森的心理。正所谓“言为心声”。如果我们能通过心理活动体会到钱学森的想法,那么就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他所说的这两段话了。于是,教者引导学生找到了文章中描写钱学森的心理的四句话:

(1)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2)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3)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4)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学生抓住句子中的“一刻也没有”“埋藏”“魂牵梦绕”“不是……而是……”等关键字词,体会到了钱学森的爱国心。但是,教者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继续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你有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爱国情怀在不断地加深,愈发强烈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探讨,找到了钱学森心理活动的变化,并用句子中的词语列了小标题:时刻不忘――越发强烈――毫不动摇――魂牵梦绕。这时候,让学生们阶梯状朗读第一至第四句话,从一组读到全班读,声音越来越响,他们从这个变化中直观地感受到了那越来越强烈的爱国心。从文章句子中的关键词入手,教会学生通过词语的品味推敲,从而感悟文章透过词语所表现的内涵和感情。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钱学森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教学时对这两句话的体会显得更为重要。

(1)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为人民多做点事。”

(2)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教学第一段语言时,当有孩子体会到“我是中国人”时,我把这五个大字用红笔写在黑板上,渲染情境,体会朗读。“报效祖国,是钱学森一直以来的愿望!在上海交大学习时,他就渴望能振兴祖国。他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凇沪战争爆发后,看到祖国不堪一击时,他奋发图强,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出国深造,离开祖国的那一天,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还特意找来了一段拓展资料,让学生朗读“他握紧拳头向全世界宣告:再见了,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通过拓展和朗读,孩子们对“我是中国人”这几个字包含的深刻含义了解得更加深刻了。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通过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品味语言所散发的无穷魅力,领悟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鉴别能力。

有孩子谈到了“做准备”,并且联系前文“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来谈,这时,教者又出示了一段写话训练:

同学们,这里“最得意”和“最得力”这两个词给了你怎样的联想?

或许冯・卡门教授一说起钱学森,就会(赞不绝口、啧啧赞叹、孺子可教也)。

一接到什么重要的任务,冯卡门教授就会(想到钱学森,就会委以重任)。

一遇到什么困难,冯卡门教授就会(想到钱学森,就会要求钱学森助他一臂之力)。

这样的写话,让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最得意”和“最得力”背后的深意,更让孩子们懂得,正是因为他对祖国的爱,才促使他奋发努力,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这样的写话训练,是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库存、感情等因素所进行的“再创造”,这是较高要求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联想力、想象力的途径,也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有效方法。

教学第二段语言时,当学生抓住“终于”来谈时,我便引导他们体会钱学森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让孩子们带着高兴的情感来读这段话;当孩子们谈到“祖国现在是很穷”时,我补充了当时中国落后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让孩子们带着诚恳的语气来读这段话,体会钱学森儿不嫌母丑的爱国心;当孩子们谈到“应当”这个词时,我让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并进行换词训练,从“一定”“必须”这些词的替代中,我们感受了钱学森坚定的决心,所以再让孩子们带着坚定的情感来读这段话。对文本的分析不应该脱离语言文字,不应该脱离朗读,孩子们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从多角度心情的比照中,体会到的就是钱学森那高尚的爱国情怀。

把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地落实在语言文字训练、玩味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进行语言感悟力的训练,进行深刻情感体验力的训练,使学生如浴春风,如鱼得水,思维自由驰骋,达到了情感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统一。

三、渗透写法,丰富情感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渗透课文的写作方法,起到领路的作用。“钱学森”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抓住了钱学森身上最具闪光的爱国特点来写,主要通过语言和心理等正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其实,文中还有侧面描写钱学森的地方,那就是美国海军上将的那段话“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适当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从正面和侧面表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正因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科学家,不顾一切地要回到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所以美国政府才会千方百计地阻挠。老师补充介绍钱学森坎坷的归国之路的有关资料。这样的正面和侧面相结合,语言和心理的相结合,钱学森的人物形象就变得很丰满。课文的写作还有一个特色,那便是倒叙,把按照时间发展先后顺序原本放在后面的乘船归国一幕提到了前面,显示着钱学森迫切回归祖国的心情。“魂牵梦绕”更是把钱学森满腔的爱国情怀彻底地进行了展现。

四、深情吟诵,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钱学森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越发高大起来,这个时候再让孩子们回过头来看上课开头的那段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孩子们对这段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同学们深情地吟诵一下,读出作为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虔诚的表情,完全地沉醉其中了。当孩子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时,那便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声音。就在这一次次的倾诉训练,学生的自我言语表达力加强了,学生的内部情感也就相应丰富了。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征也就在这样独特的语言实践中得到科学有效的交融。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堂课就应该如一个“串”字,思维能力发展是最长远的目标,也是课堂的主心骨,而两张口分别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渗透”,要真正做到语言文字、情感的统一,让它们同行同赢。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训练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热热闹闹地唱一出体会情感的大戏,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下一篇:三国“雅痞”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