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创新探讨

时间:2022-10-07 08:29:52

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创新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创新工作,仍然需要遵循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创新。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工作,需要引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中介”;进而,再作用于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方能形成。因此,高职公共计算机的课程创新,其根本着眼点则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

关键词: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7-0000-01

Curriculum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

Lei Hong

(Beijing Social Administ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Beijing101601,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talent innovation,still need to follow the "work process based on"teaching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Thus,innov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need to introduce innovative teaching content as "intermediary";then,and then act on the specific work of personnel training can form.Therefore,the vocational courses public computer innovation,the fundamental focus is the student's future job requirements.

Keywords:Vocational;Public computer;Curriculum innovation;

Discussion

高职院校的人才创新工作,仍然需要遵循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经过调整与优化,具体实施到人才培养活动中,最终形成人才培养创新的目标。

一、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创新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其初衷便在于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针对本文而言,即:应用型人才。人才能否最终被社会所接纳,则主要在于市场相应岗位的需求与否。因此,上述内在要求便具体化为:以市场的岗位需求为导向。

(一)课程内容设置应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便是确定:现阶段市场有关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只有针对实际的岗位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论证,才能实现课程内容设置的有效性与有用性。由此可见,以市场为导向,必然就需要对公共计算机现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乃至创新。

(二)课程内容设置应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即使大学教育本身的宗旨,更是市场的需要。若按照传统模式,整齐划一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必然在制约他们技能特长发展的同时;还将造成未来同类型就业岗位竞争的加剧。因此,在公共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应通过不同的模块,来实现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二、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创新途径

如何在传统公共计算机教学版块内实现创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合理建构理论与操作教学课时的比例。许多高等职业学院都规定了,理论教学与操作教学的课时比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苦乐不均。其原因就在于,未能从各专业本身的需要,来进行课时比例设定。如,文管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主要面对的是:文案处理及其它行政管理岗位。诸如此类岗位,对于学生的WORD文档和EXCEL表的使用要求较高。因此,在整体的教学时数分配上,就应突出操作环节的技能训练。如,打字、文章剪辑,以及表格的处理等。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其本身还要完成CAD等专业课的教学。由此,在操作训练环节上的时间,可以具有弹性。

(二)以专业岗位急需的技能作为创新导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充分发挥公共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关键就在于,结合专业岗位需要来进行课程创新。关于这一点,上文已经提及。以文管类专业为例:许多高职院校是由教育学院转型而来,从而还保留着部分师范类专业。针对师范类专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在公共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上,就可以引入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

三、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课程创新的具体实施

在本文开篇就已指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需要在教学内容创新为“中介”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以上,围绕着如何实现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创新而展开,这里便具体探讨有关该创新的教学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由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数据可知:物流企业认为,物流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依次是。1.“物流成本管理”占:63%;2.“库存管理与控制”占:63%;3.“物流信息技术”占:50%;4.“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占:50%。由此可见,这就从市场调研中,获得了前4项物流岗位急需的技能。

作为公共计算机教学,在配合实现上述4项技能的目标时,则需要通过目标分解,来具体化到计算机应用环节的子目标。该子目标就构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中,公共计算机教学课程创新的出发点。具体而言,在理论与操作教学内容上须突出:1.EXCEL表的应用能力;2.应用软件装卸及简单问题处置能力;3.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及时沟通能力。

其中,在EXCEL表的应用能力中,相对于其它专业,须更加重视数据的各种分析以及根据数据建图的技能培养。因此,在课程创新过程中,就需要通过课程开发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应用软件的装卸及简单问题的处置能力,也是物流岗位所必须的。这种能力的需求,来自于物流交叉性的学科特征使然。在提升物流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外在要求下,许多物流应用软件将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应用软件的装卸技能,自然显得非常重要。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及时沟通能力,主要通过常规信息交流技能的培养来完成。这项能力,也是确保物流供应链上下游无缝衔接所必备的。在进行该项内容的课程创新时,应明确: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渐普及,有关常规信息交流的一般技能,已被学生所掌握。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系统给予训练,并突出学生可能忽视的细节。

四、小结

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在高职院校长期被赋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的厌倦情绪,不利于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下,公共计算机课程也需要根据各专业岗位的需要,给予辅教学。具体而言,就需要获取不同专业岗位所急需的能力要求。在经过专业培养目标分解后,所形成的子目标就构成了公共计算机教学课程创新的出发点。

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姜红.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白春红.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9(9)

[3]熊发涯.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7)

上一篇:浅谈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下一篇:关于“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