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07 07:48:56

谈谈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生命的源泉。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通过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内容形象化,立体化,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人情人境,陶冶情操。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简述如下。

一、培养读的兴趣

之所以要读,不只是因为应付考试,更是因为我们要生活。经典性的课文和传诵千古的名篇名著,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像《长征》等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可以配乐并以极富感染力音色范读课文,创作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节韵律美,提高兴趣,养成习惯。还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凭借教材,激发兴趣。如今的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有趣的内容,多余的题材,活泼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运用好了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看电视,听广播,激发朗读的欲望。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收听一些少几广播,并模仿朗读,体现一下朗读的韵律美,感染他们,从而产生共鸣,以激发兴趣。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比赛”、“儿歌朗读评比“故事大王”等活动,使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如:挂图、录音、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手段都是常用的。老师的口语描述及板书也是很好的常用的创设情景的手法。

比如在教学古诗《鹅》时,先向学生介绍骆宾王五岁时,看见池塘中的白鹅而随口做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事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作者来读这首诗,孩子们很高兴,读得很有趣。随后,我出示了一幅大白鹅的脖子和脚都可以活动的投影片:“一只大白鹅浮在水中,弯曲着脖子向天唱歌,红色的脚在划动清清的水波。”结果,孩子们读得有滋有味,兴致极高,很有感情。

三、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知识的渗透

朗读除了要表达真情实感外,还要注意朗读知识的渗透和训练。如:停顿、语气、快音色等。

(一)朗读先抓正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学时,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读课文,通过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

(二)停顿。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词组划间隔符号,读时注意停顿。如:《绿色的办公室》中“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隐蔽在|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夫湖畔。”这样停顿,学生不但容易理解内容,而且还能够有感情朗读,读出切身的感受。

四、形式多样,加强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自读、分角色朗读、范读、齐读。

(一)自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我们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深切体会,去领悟。否则,学生就会一知半解,体会不出真情实感来。

(二)分角色朗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最容易进入情感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让学生担当角色,可以培养朗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去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狼和小羊》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三)范读。小学生喜欢模仿。他们常常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是说话的语气。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读”的情境和时间,引导学生或是“动情诵读”或是“静心默读”,并在读中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中读懂文本,获得体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齐读。齐读,就是大家一起来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中,当我们学习完这一篇课文的生字时,就可以采用齐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齐读课文,让学生去寻找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寻找的途中它们遇到了哪些动物?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当学生读得好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励他们朗读的兴趣,从而提高朗读的水平。

总之,朗读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深对朗读训练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带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工作。

上一篇:让“完美教育”之花绽放 下一篇: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