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体悟、协同: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构想

时间:2022-10-06 03:39:07

多元、体悟、协同: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构想

摘要:新生入学后普遍存在三大困惑:专业培养目标不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懂,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未来规划不清,导致学习缺乏计划性。国外大学已普遍开设新生教育课,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制度化。本文提出了以认知为目标,以适应性为原则,以多元教育内容、体悟教育方式和协同教育指导为实施策略的普通高校新生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新生教育;认知目标;适应性原则;实施策略

每年秋季高校新生入学,新生教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高校第一学年是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人生规划的转型期,高校能否适时提供合适的新生教育,帮助新生顺利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效率和人生规划。新生教育普遍受到国外大学重视,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是高校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国外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兴起与局限

新生教育的实践起源于美国。100多年前,美国大学开始尝试对新生的专项教育,到上世纪30年代,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教育课程。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初衷是帮助新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教育内容以对学校的认知为目标。例如,美国一些大学的新生教育包括学校发展历史、学校的使命和宗旨、学科专业发展、学校服务和学习资源、社区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等等。

上世纪60-70年代,“学术性转变”为目标的新生教育兴起。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激发新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加强师生接触和交流,开设了以小班讨论为授课方式的新生研讨课,丰富了新生教育的学术性内涵,美国哈佛大学和南卡罗来纳大学是最早推行新生研讨课的大学。新生研讨课很快得到其他大学响应和推广,甚至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新生规模迅速扩大,新生教育模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其中,学术探究式和认知适应式的新生教育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模式。各校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目标的新生教育,普通高校突出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研究型大学强调对新生的学术性引导,而有些高校融合了这两种教育目标[1]。教育方式也有了发展,从研讨班逐步发展到课程群、研究活动、学习团队等多种形式,不断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但总体来说,新生研讨课是国外大学新生教育的主要方式。

对我国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新生研讨课这一教育模式存在如下局限性。

系统性不够。新生研讨课针对性单一,主要激发新生的学术研究兴趣。而实际情况是,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困难是多重的,需要启蒙的内容也是多维的,如专业思维习惯、自主学习方式、科学研究兴趣、职业规划等,都是新生面临的重点和难题,需要专业人士引导,但新生研讨课容纳不了这些内容。

适用面不广。高校人才培养层次不同,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型之分,还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校对新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需加以区别,研讨课得到研究型高校的重视,但满足不了各类各层次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受众面有限。据目前已经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实践来看,因受师资、规模、场地和时间等各种因素制约,研讨课并不能容纳所有新生,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采取学生报名、考试选拔的方式来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在清华大学,真正能进入研讨课学习的学生约占新生的40%[3]。

二、新生的三大困惑与基于认知的适应性教育的迫切性

我国研究型大学对新生研讨班的新生教育模式做了初步尝试,但大多数普通高校现有的新生教育主要集中在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启蒙、学习方法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性、制度化的教育很鲜见,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

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具有独立探索精神、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与义务教育阶段截然不同。因此,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通常被认为是新生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新生将面临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人生规划的重大转变:第一,从过去的以接受知识为主、以应试为目标的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向以独立自主学习、创新为主的主动式学习模式;第二,从过去的以各学科为对象的综合性学习转向以特定专业为对象的专业性学习;第三,从过去局限于课堂的封闭式学习环境转向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学习环境等等。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新生对这一转变普遍表现出心理不适,高校也缺乏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美国大学也曾认为大学新生的教育是“最糟的教育”。

从实践中看,高校新生主要存在以下困惑:

专业培养目标不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新生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不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专业内涵,不明白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知道未来就业去向等等。不少学生进入某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抉择,或者是为进入大学而作的无奈选择。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或少有兴趣,甚至专业思想不稳定,其结果是学习动力不足。

专业学习方法不懂,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大学课程设置和修读方式与中学阶段差异很大,中学阶段每学年课程基本相同,由学校排定,学生无需选择。大学采取学分制,课程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学位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等不同类别。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选修课通常被定义为专业特色课和知识拓展课。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选什么,怎么选,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同时,新生在如何学好专业,如何听课做笔记,如何使用课余时间,如何利用学校各种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盲点,缺乏有效的方法,其结果是学习效率低下。

未来规划不清,导致学习缺乏计划性。大学四年学习如何计划,职业生涯如何规划,个人的发展如何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等等,这些对新生来说,是全新的课题,毫无经验可言。其结果是四年大学无计划性,被动地加入考证、考研、留学队伍。

上述困惑如不加以引导,适时扭转,就可能出现所谓的“大一茫然,大二空虚、大三压抑、大四急躁”的现象。因此,新生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就普通高校来说,以认知为目的的适应性教育是更切合实际的、更为迫切需要的一种新生教育理念。反映在新生身上的各种困惑和迷茫,说到底是学生对大学、对专业、对社会缺乏认知的反映。从理论上讲,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离不开对事物本身的了解和兴趣,当学生对大学有了一定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专业的内在意义,科学的学习方法,清晰的发展目标,他们才可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好专业,把握主动的意识。所谓认知,就是指通过指导、体察、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知晓大学培养什么(专业培养目标)、课堂教些什么(专业课程设置)、社会需要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怎么学(学习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而兴趣和动力始于对事物的认知,源自对环境的适应。

三、以多元、体悟和协同为一体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构想

根据“认知”目标和“适应性”原则,新生教育模式构建应符合以下三个具体原则:

第一,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原则。所谓多样性,是指教育内容应适合新生转型期的各种“认知”需要,教育内容在范围上易宽不易窄,程度上易浅不易深,类别上易简不易繁。

第二,教育方法的感性原则。新生刚刚入学,对大学及其学习还处于“待认知”、“待适应”状态,因此,教育方式不能等同于偏重理性的专业教学,应突出感受性,让学生在感受中获得认知。适宜的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育指导效果最佳化原则。认知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也要生动性和专业性,“谁专业,谁指导”,各种专业人士协同参与新生教育。

基于上述原则,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认知目标,“多元、体悟、协同”相结合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如图。

这一模式框架含有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两个内容。其中,认知和适应性是新生教育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多元、体悟、协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这一策略由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指导三个部分构成。

1.在教育内容上,采取多维度、多层面的多元教育,帮助新生从个人、专业和行业等方面实现“认知”

所谓多元教育,是指从“方法指导”、“专业启蒙”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它涵盖了个人、专业和行业三个相辅相成、又有层次区别的方面,体现了适应性教育内容的宽度和层面。

新生入学后,不单单面临着学习方法转型的困惑,更缺乏专业思维的习惯和能力,缺乏体察社会、关注行业的意识。因此,在教育内容上,新生适应性教育不能仅局限学习方法的指导,也不能把专业启蒙限于课堂范围,教育内容要有一定的宽度和层次,要把学习方法指导、专业启蒙和行业认知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新生阶段就确立起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把握专业理论和知识的意识。

“学习方法”、“专业启蒙”和“行业认知”的作用是相互推进的:正确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观察、分析行业现象与发展趋势;而行业认知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从感官的体察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不仅如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在此之前,他们往来于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埋头于闭门苦读,严重缺少对社会的接触,更疏于对行业的了解。因此,行业认知的教育对他们今后步入专业学习阶段和顺利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具有有益的助推作用。

2.在教育方式上,以“体悟”方式为主,由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索

“认知”不是“思考”,而是“了解”,从“了解”起步,然后逐渐进入“掌握”境地,这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本文在上述提到,适应性教育要解决的是新生入学初期对大学教育的“认知”问题,根据人类认知规律,考察、体验和交流等“体悟式”的教育方法更适合新生教育。

首先,“体悟式”教育法可以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能够让学生从感性上获得认识和感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趣,使学生从“被学”到爱学、乐学、善学。专业学习中惯用的课堂讲解、辅导容易让学生陷入枯燥乏味,兴趣索然。

其次,“体悟”教育法符合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阶梯式教育规律。新生在对大学学习方法、专业理解和行业认识处于“空白”状态下,直观性的、体验式的方法较抽象的、理论教学式的方法更具效果。

“体悟”教育法在上述三个层面的教育内容上都能得以贯彻。例如,个人层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等,请已经毕业的学姐学兄来讲他们在校四年的故事,个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进入职场后的体会,远比专业教师的说教生动有效;在专业层面,校园图书馆参观、电子图书期刊使用介绍,辅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特点的解读,能让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有门可入”、“有事可做”的自信感。“行业认知”这一环节最能凸显“体悟”教育法的好处,走出去、请进来,校外考察与业界专家介绍相融合,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呈现立体感。

3.在教育指导上,采取“谁专业,谁指导”的协同合作原则,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

认知教育不要求深入,但要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同时,认知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也要求指导人员配备不能局限于专业,单一的师资不利于实现教育效果最佳化。因此,为实现“方法指导”、“专业启蒙”和“行业认知”的教育效果最优化,按“谁专业,谁指导”的原则,组建“专业+学工部+业界”的协同指导共同体。专业教师解决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辅导员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帮助学生做好四年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业界专家指导学生如何认识社会和市场,把学习目标、人生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要求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白自己未来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张文雪. 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2]洪艺敏. 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经验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黄爱华. 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0(4).

上一篇:与时俱进 培养地理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下一篇:动物朋友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