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如何“落地”

时间:2022-10-06 10:22:28

生态红线如何“落地”

继今年5月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申明启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环保部则对外承诺,力争在2014年完成相关工作,引发公众普遍期待。

红线,亦即底线。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中,中央借用“红线”一词,意在表明生态环境保护的严肃性与不可破坏性。诚如所言:“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头顶上多了一道“紧箍咒”,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划定生态红线,最大的阻力仍然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从操作层面看,红线面积过大,地方经济受到影响;红线面积过小,生态保护效果甚微。2010年,中央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其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面积非常大,甚至整体纳入多个市县,遭致一些地方强烈抵制,最终草草收场、成效不佳。此番划分生态红线,在操作上会更精细,会尽量照顾地方政府的合理诉求,因地制宜、折中平衡,否则极易“悬空”。

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红线的内涵,并不局限于区域红线,而应当是系统的、立体的。比如,劣五类应该是水生态红线,灰霾应该是大气生态红线,重金属超标应该是土壤生态红线。又如,煤炭总量消耗、机动车总量都必须要有约束上线,污染物的排放也应当有底线。但是,凡此种种,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仍存在不少模糊空间和制度漏洞。由于“唯GDP”政绩观影响,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博取晋升资本,频频“打球”,甚至硬闯红线。由于问责不力,饮用水源地建化工厂、湿地盖别墅等胆大妄为的举动屡禁不绝,公众往往闻之色变,或者排斥对抗,或者一走了之。

过去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政府职能从“16字”增加到“20字”,特别新增“环境保护”一项。同时,还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信号表明,不仅政绩考核指挥棒变“绿”了,相关的问责制度也将“来硬的”。

不过,这些制度仍有待进一步细化。例如,“领导干部”如何界定?众所周知,地方党政“一把手”是当地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环境问责体系建设的缺失,一直是中国生态治理核心症结所在。如果“领导干部”仅界定为环保部门官员,而不是明确地延伸到党政“一把手”,问责的震慑力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修订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成为是否动真格的风向标。

此前,地方层面已进行了不少探索。云南公布了2012年全省县域科学发展10个先进县和10个进位县。由于生态环保成为“一票否决”前置指标,共有8个县未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最终被取消了评奖资格。杭州则出台生态功能区规划,不仅圈定了6条生态带,还设置了281个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优化准入区。通过立法,杭州规定任何新上项目一旦突破红线,必须进行“一票否决”。由此可见,划定生态红线,短期来看会形成一定的束缚,长远来看则会挡住很多违法建设,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民众享受蓝天碧水、宜居安康的迫切愿望。

如何取得地方政府的认同与配合?这就需要把约束与激励结合起来,先激励后约束,多激励少约束,重点放在激励上面。具体来说,一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输血;二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让这些地区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三要按主体功能区推行分区差异化考核,将生态环境改善与政绩挂钩、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挂钩,对在生态保护上成绩显著的官员,优先给予奖励提拔。一言以蔽之,只有充分激发地方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生态红线才能真正“落地”。

上一篇: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下一篇:心理活动课“好课”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