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5 09:44:31

对初中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大量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成为我们华夏文化经典的宝藏,其如瑰宝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因此说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古文的学习可以发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了解我国语言及文学发展的历史。怎样才能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这是每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古文教学前,应明确教学目标。每一篇古文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写作特点,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明晰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的词、句的字面意思,体会现代语文和文言文的区别,这应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除此之外,教材编者在选择文言文时,也是充分考虑了文言文的文学性及思想性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领略文章的文学价值和作者的人生态度及思想内涵,品味文言文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体会文章的用词美、结构美、语言意境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他们鉴赏文字的能力。

如初中教材中选择的《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这几篇经典文章,真是百读不厌,文字中所蕴涵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性,是其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必须让学生充分领略和理解。对这样的古文,教师应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在文言基础的学习中,适当进行文学美的赏析,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文字的意境。在情、景、意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读、学习鉴赏,领会文中之道、文字之趣、韵味之雅。所以教师应把以上所谈内容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二、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自于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就可以产生强大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文言文,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由于对古文的陌生和神秘感,导致他们对古文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古文,首先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所创新,此时,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思维模式就很适合。方法要新,手段要活,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让学生领会古文内部蕴藏的风情。利用成语、俗语、固定短语进行引入,让学生体会文学的力量和渊源。

如进行《桃花源记》的教学时,可由成语世外桃源引出;《醉翁亭记》由固定短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用荷花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引出《爱莲说》;讲述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导出《马说》等。学生不熟悉古文内容,但熟悉这些成语和短语,用这样的方式引出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成语形成的源头,教学效果也会比较好。

三、注重古文的阅读

古文具有一定的韵律美,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习惯了现代文的阅读,对古文的阅读有困难——掌握不好句式结构,不知道如何断句。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文字的内涵,品味古文的音韵,朗朗上口的朗读是学生学习古文的重要内容。只有熟读才能成诵,只有百读,才会现意。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每教学一篇课文都应从范读、朗读、诵读“三步曲”开始,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在诵读中提升。很多的古文特别适合朗诵,如《岳阳楼记》《爱莲说》等,著名篇章特别适合朗读。在朗读指导中,还要注意调整重音、语调、停顿、音量等不同的变化的结果,诗文原文的韵味才会被学生品读出来。

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可从很多方面入手,如字、词的学习,如课前的预习、学后的复习、课外的延伸等,都是帮助学生学好古文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从而提高古文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 青海省茫崖行委中学)

上一篇:中专美术教育的功能与突破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