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运动意识 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时间:2022-09-21 05:06:03

激发学生运动意识 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从改进方法、整合资源、优化过程、激感等方面入手,着眼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放大体育功能效用、提高体育教学成效,让学生身体、心理同步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整合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内容、方法,为学生的成长进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增强履职能力,发挥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从报纸杂志、现代传媒上学习新型教学理论、前沿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造浓“亲师信道”的教学情境,同时,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接,沟通、对话,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感知能力、情感爱好,倾听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意见、建议,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整合,对有利于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使教学活动更加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进步的需求,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乐学情景。

二、创新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程度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体育教材,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现行体育课本为基础,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进程,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与完善,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进步的实际,全力促进教学相长。教师要对教学顺序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技能将教材中的项目进行再次整合,将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项目与相对轻松的体育项目穿行,使体育教学张弛有度,缓解学生的疲劳程度,也可以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观意愿变换教学顺序,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的现实,我在教学中选取一些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运动的武警擒敌拳作为教学补充,学生对一招制敌的运动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较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训练,满足了其学习、运动的需求;针对女生比较注重形体美的心态,我将“健美操”教学引入课堂,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对运动产生了兴趣,也主动地参与到了其他体育运动中。

三、引入电教媒介,运用信息媒体,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不但改进和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一些体育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讲解、示范、模仿、指点”的教学方式,但对一些比较烦琐的动作,尽管教师费尽口舌地讲解,多次身体力行地示范,但由于不能对示范的动作进行定格、分解演示,学生由于对动作领悟不深,一时难以掌握。如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中,学生对于一连贯的动作要领难以掌握,教学效果不好。此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在室内课上补充教学,运用电脑将画面进行分解、定格,让学生观察,熟悉分解、分步动作的要领,引导学生通过揣摩、领悟、练习,较好地提升教学成效。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法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体育技能,学会快乐运动。

四、推行阳光体育,拓宽教学渠道,放大体育教学的功能效用

教师要注重融合各种校本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学习体育技能,构建起“课内主导、课外拓展”的教学模式,让体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体育教学切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发展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比赛,深化体育教学成效,拓展体育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卫生保健与急救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寅阳中学)

上一篇: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