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时间:2022-10-05 08:15:21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摘要】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制裁措施,具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制度,社区矫正有着不同于监狱矫正的特殊意义。本文从分析社区矫正制度的概念、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入手强调该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对《社区矫正法(草案送审稿)》作出简要评析;通过对社区矫正措施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建议从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和法律监督工作两方面完善。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55-01

一、社区矫正的特性分析

(一)刑事制裁性

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一个人实施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和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的划定应当与社区矫正的性质以及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相一致。

(二)非监禁性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措施,它意味着,被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虽然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仍然有相当程度的行动自由,仍然可以生活在自己的家庭、社区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过着自由的生活,这也是社区矫正与传统的监狱矫正、剥夺自由刑的主要区别之一。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模式,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犯罪方式的总称。”非监禁刑是与监禁刑相对应的刑种概念,社区矫正不是刑种概念,而是一种刑法执行方式。非监禁刑需要采取社区矫正的方式来执行。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明确社区矫正对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首先,制定《社区矫正法》,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立法应该对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是否实行社区矫正做出明确规定,解决我国现行的法律在社区矫正对象上的争议。对于社区矫正种类上,应该进一步规范不同属性的社区矫正对象,为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确立制度保障。

(二)依法规范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对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预测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目前在我国社区矫正实施中,人格调查制度尚有完善的必要可陈。我国应该严格依照现行法律对矫正对象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完善矫正对象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种类制定与之相对的矫正方案。要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制度。分类监管的首要任务是要对矫正对象人身危险性的控制。针对矫正对象不同的违法犯罪种类、不同的心理问题、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缺陷、不同的生活环境等情况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实现不同方法的矫正教育。

(三)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确保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履行刑罚适用、刑罚执行和法律监督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在制度化轨道上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任何刑罚都具有惩罚功能,只是各种刑罚的共性;如果遭受刑罚处罚,犯罪人不是感到痛苦,那就失去了刑罚的意义。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必须保持一定的惩罚力度。所以,社区矫正工作中,要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矫正对象,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这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权。

(四)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和社会参与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律知识、政策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一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各级编制部门应当支持司法行政部门用好国家下达的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司法行政专项编制没有用足的,要利用空编进一步充实基层司法所人员力量。二要借鉴经验,在试点期间,从监狱、劳教系统适当抽调部分民警到司法行政机关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三要下大力气建立一支适应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的志愿者队伍,并切实管理好这支队伍。四要采取有力措施对社区矫正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社区矫正的基本知识,为搞好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社区矫正的适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社区矫正对象的确定上,严格依法办事。目前社区矫正的几种对象,都是现行法律规定的对象,而不是新确定的犯罪分子。第二,对这几种对象实行社区矫正,要严格依照现有的法定程序办理。例如,对犯罪分子判处缓刑,要按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对服刑罪犯实现假释,也要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程序,都是现行法律规定的程序。第三,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是依照现行法律进行的。虽然监督、考察和帮教社区矫正对象的大量日常工作,是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的,但是,监督考察的法律程序仍然要由公安机关依照现行法律履行。第四,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能,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保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依法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社区矫正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理论基础,蕴涵着人道主义和行刑效益化的等价值理念,是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刑事政策日趋理性化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冯卫国,王超.中外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因素结构差异研究[J].法学杂志,2014(7).

[2]王宏玉.北京市社区矫正调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5.

[3]王琼.行刑的社会化(社区矫正)问题之探讨[J].中国司法,2004(5).

上一篇: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比较 下一篇:说说明年的封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