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与新农村经济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10-05 04:57:09

民间金融与新农村经济建设之我见

(中国银行,北京 100818)

[摘 要]本文从民间金融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民间金融;新农村建设;利率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64-02

1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主要是在农村信用社、证券交易市场、银行保险体系之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资金融通活动,规范民间金融、提高民间金融效率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毕竟,民间金融所需的成本和影响力的强度都是由民间金融的效率决定,对整个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规范计划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就业比例提高的程度是农村民间金融作用力的良好表现。事实上,民间金融直接可以提高就业率,与此同时还能够利用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口。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尚存在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①民间金融行为并未得到相应法律的保护,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凡是能够加入政府监制体系、得到法律保护的金融组织都是官办金融的性质,如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民间金融组织太繁杂、难以管制,法律上并不能合理规范其发展。②由于缺乏法律政策的治理,民间金融比其他金融投资行为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并且它的资金链更容易断裂。究其原因,民间金融没有得到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其风险和发展具有多变性。实际上,一旦融资链破裂,在无法律保护的背景下,少部分人或团体会铤而走险,从而破坏社会公共安全及他人利益、严重扰乱社会安定。③农村经济纠纷常常都是由民间金融引起的,尽管民间金融一直具有较高的发展活力,但是始终无法律条文对其作明确规范,因而限制其健康发展。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法律意识淡薄,均以口头或不合法的形式进行借贷交易活动,并且利息普遍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资金流通,也妨碍了社会稳定。

2 农村民间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经济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民间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十分活跃,种类繁多,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部分转化为地下钱庄,类似的还有典当业、互助会、储金会以及各种信贷机构等。因此,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无可否认,农村民间金融已经占据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很大比重,但是许多农村民间金融都是地下或者半地下,并没有规范的统计数据。据统计,我国农民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是正规信贷机构四倍,可见金融行业并未妥善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农村民间金融占据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绝大比重。

农村民间金融对发展新农村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民间金融如借贷业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例如,民间金融的当事人基本情况比较一致,因此借贷成本不高,同时其利息多变灵活、操作简易,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是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村民间金融的确有其明显的消极影响。由于政府并不直接监督管理农村金融,其规范性较差。目前的民间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基本没有任何联系、相互独立,因此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关键因素的利率水平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并且由于金融市场内部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征,即使在民间金融市场内部,其利率也是参差不齐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间金融的借贷利息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利率似乎存在内在关联,这对将民间金融利率纳入市场利率的监控范畴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农村民间金融不受政府宏观调控的控制,因而可能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负面效应;民间金融的利息较高,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些都给农村金融活动的当事人埋下了风险因素,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对参加者造成巨大打击。

通过上述分析,农村信用社等规范的农村金融监管不能够充分地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需求,但是,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偏重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忽视了解决农村民间金融交易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无疑只会进一步加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垄断地位。所以,应该采取市场化的策略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并且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消极影响。

3 规范民间金融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首先要抓紧完善与民间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政府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各项立法和规章制度,在依据职权并严肃调查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和规定是否违法的标准,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律保护的行列,切实保护融资双方的权利、明确落实相互义务责任,以拓宽民间金融的生存地带。有必要利用法律方式将民间金融引导至合同化轨道。对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指引其高效发展。如农村民间借贷交易若是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并不会对经济活动和秩序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不应该单纯地制止,应该明文规定民间金融的合同内容和规格,保证对融资双方的权利予以切实的维护,推进其合理化。

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的范围是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的方式之一,它也是确保民间金融活动安全、提高活动品质的关键举措;强化农村金融活动的宏观调控,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健康发展的有力条件。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会受限于建设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手段,相反,农村金融的高效发展必然要依靠政府采取宏观措施使其步入正轨。为了实现效率、稳定和发展的协调统一,必须推进建立科学化的监管手段。

一般来说,人民银行县支行和银行监管局县级派出所组成了农村的金融监管机制,但是以上机构都在县城,很难覆盖到农村民间金融而进行合理监制。因此,应该将地方政府的调控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制相结合。依照我国国情,最了解农村基本情况的应该是乡政府,它们对农村金融实行长期监控,可以扩展信息交流平台,反馈至金融监管部门的情况能够协助解决实际问题。政府应该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多方位深层次的融资情况。除了加大监管力度,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发展部分已经较为成熟、管理规范、制度科学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促进它们法制化进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适当降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减少审批标准和步骤,使民间创办多种金融业形式;②金融服务标准化,使各金融机构在融资、转账、结算等方面享受无差别待遇;③按部就班地批准民间金融采用多种形式发展;④应该统一农村金融市场的财政和税务政策。

在实际操作中,最为棘手的是民间金融的保险制度和抵押贷款的担保制度的监理,它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更加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保险公司应该展开抵押担保服务,将农户或者企业,甚至贷款方纳入保险人范畴。总之,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开发和拓展它们的金融业务,深入探究金融风险防御规律,将大大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规范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提供科学有力的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政府应该积极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切实将其纳入和谐农村经济建设中,扩大农村信用社借贷利息的浮动范围,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灵活性;同时,政府不应该对无公害的民间借贷过多干涉,在借贷双方发生纠纷影响治安时,需要依法协调和处理;规范引导出更加规范的民间金融形势,避免借贷双方的冲突、控制借贷利率居高不下,扬长避短。设立类似于保险公司的农业担保公司,切实维护农村金融投资者的实际需要,同时政府应严格打击非法洗钱、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组织。

上一篇:浅谈利息的结构 下一篇:农村金融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