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间舞蹈探讨之我见

时间:2022-10-20 10:44:44

畲族民间舞蹈探讨之我见

摘要:畲族是我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于畲族的文化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和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畲族舞蹈更是其中一朵绽开的奇葩,在我国舞蹈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畲族舞蹈进行探讨,论述了畲族舞蹈的形成、来源、发展以及

关键词:畲族舞蹈;起源;作用;发展

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隋唐之际就已在粤、闽、浙、赣等省的交界地带繁衍生息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造传承了内容极为丰富、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放射着异彩,其中畲族舞蹈更具民族特色。畲族舞蹈作为我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我国舞蹈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畲族舞蹈的起源

畲族有着很多少数民族同样的信仰,即认定冥冥之中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的一切,人对于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对人的祸福生死一无所知,因此便产生了神灵崇拜,因此伴随着这一文化特点而生的舞蹈形式,便有了宗教祭祀的特点。畲族舞蹈的早期形态是一些为祭祀而编排的代代相传的“仪式舞”,这和祖先崇拜及民族起源传说合成一体,这类舞蹈大部分和畲族自己的图腾信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老的宗教性仪式舞蹈“做聚头”,这是部印记着畲族始祖业绩,衍生出原始宗教性礼俗并融进部分道教文化的“祭祖”长舞,但是这种舞蹈在畲族的现代日常生活中已很少看见,只在一些民俗表演活动中出现。有人评价畲族“祭祀仪式舞”是始祖神话的颂歌,民族起源的佐证,民族民间文化交流的结晶,我们从畲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畲族舞蹈类型

畲族是一个善歌能舞的民族,总体来说其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

祭祀舞

盘瓠是畲族传统的始祖,敬祀盘瓠是畲族全民的共同心态。畲族人民每逢祭祀盘瓠都要跳《日月舞》《龙头舞》《龙伞舞》和《迎祖舞》等。

丧礼舞

畲族在进行丧礼经常伴有舞蹈表演。

畲族丧礼常伴有舞蹈,闽东畲族丧礼舞多姿多彩,形式多样,仅为死者超度,法师要跳的就有十多种舞蹈。法师以其细腻的舞蹈来表现整个舞蹈,整个舞蹈的动作变幻无常,造型优美。

生产劳动舞

畲族人民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人,更是一个在生产劳动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在不间断的生产劳作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类型舞蹈,其中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

如今畲族尚保留的传统民族舞蹈主要有安祖舞、传师、学师舞、功德舞。这种舞蹈随着现代化程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及殡葬制度的改革而相继减少,人们用哀乐代替了四人唱舞。曾有一批热心畲族舞蹈的同志,在畲族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出现了一些反映新生活的舞蹈节目。根据畲族原始舞步改编创作的舞蹈有:“彩带舞”“砍樵舞”“行嫁舞”“摇竹舞”“做黄果”等。

三、畲族舞蹈的近期发展

新中国时期,工艺工作者发掘畲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同时结合新时期畲族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创作了一些反映时代精神的新舞蹈,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婚礼舞》、《丰收舞》。《婚礼舞》,它的创作直接素材来自福建建霞浦畲族结婚仪式。表演者共十人。主要新郎与新娘表演拜堂、换灯:献茶、敬酒、送客等礼节,其他配角也随着新郎新娘的动作陪舞。基本动作是走直蹬和斜蹬的步伐。直蹬步无论左右脚都可以先起步,斜蹬步只限于横斜走,有音乐伴奏,节奏平稳,音调悠扬,具有浓郁的畲族风格。

畲族也崇尚山歌,它与畲族相依为命的生活风俗,与畲族血脉相连,可以是这一民族的象征,是区别其它民族的一个标志。因此很多艺术家认识到山歌对于畲族人民和文化的重要性,将山歌溶入舞蹈当中,强化了畲舞的民族性和艺术性,把山歌、劳动及风俗带入舞蹈,可以缩短它们的距离,进而有机地融为一体,此后便出现了畲族歌舞,以歌叙事,以舞抒情,不断展现着畲家的生活、劳动、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现今已成为畲舞的一个主要形式。

四、舞蹈在畲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畲族有着本民族的图腾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畲族舞蹈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带有迷信色彩,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畲族舞蹈在历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多功能作用。

(一)记载民族历史

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然而,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以不同的形式,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

在浙江景宁的畲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舞蹈都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些舞蹈里,每一个姿态,每一个造型,都反映着该民族的生活习俗。从舞蹈的形象也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形体艺术,那些从传说中演变而来的舞蹈,那些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都与人类的劳作,战争、宗教祭祀等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的直接反映。这些舞蹈可以令人重温民族的光荣历史,再现先祖的丰功伟绩,记载着先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浴血沙场的赫赫战功,从而激励和教育着子孙后代,自强不息。

(二)传播知识,娱神娱人

以前生产劳动及狩猎是畲族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在先民的原始舞蹈中必然会反映出来,而这些模拟性较强的舞蹈为后人提供了形象的学习素材。

畲民以前均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娱乐活动极度贫乏,于是每逢有祭祖、祭祀仪式活动便成了畲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这也成了畲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种文艺形式,不仅起到了娱神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娱人的目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如《传师学师》、《做功德》、《打徨》等舞蹈,人们可以在巫师精湛表演中欣赏到优美、惊险的舞蹈动作。

(三)促进现令畲族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很多带有畲族鲜明特点的舞蹈形式作为原始的素材,之后源源不断地被加工、提炼、充实或改编成为表演性的舞蹈,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文艺会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如200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代表浙江省参赛的大型四幕风情歌舞剧《畲山风》荣获创作、表演双金奖;2002年参加浙江省广场民间(鼓乐)舞蹈大赛的广场舞蹈《木拍灵刀舞》荣获金奖:2006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代表浙江省参赛的大型四幕舞蹈诗剧《畲家谣》荣获创作金奖。《祭祀礼仪与做功德》还被列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有这些舞蹈均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瑰宝。

五、新世纪畲舞的走向

事物都是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中求得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畲族舞蹈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也是经过民间艺人和艺术家们不断革新、进化的结果。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畲族传统文化和舞蹈还是无法真正得到有效地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民族舞蹈要发扬光大,更需要舞蹈工作者能勇敢地突破自己,解放传统的束缚,发掘舞蹈艺术的“另类空间”与“另类思考”。要系统地研究畲族的历史、环境、习俗、好恶诸因素,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以新颖的艺术想象,表现鲜活、巨变的现实题材,去把握新世纪畲家的精神面貌,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行为,创作表演行为,博物馆行为等使之发扬光大。

总之,畲族舞蹈是畲族人民文化意识的心理特征,我们需要看到,这种舞蹈不仅起到传播历史、传播知识的作用,同时对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在客观地认识了畲族传统民俗舞蹈之后,我们能以更适当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畲族舞蹈的特点、转型和发展,从而使畲族舞蹈在历史的舞台上长演不衰。

参考文献:

[1]潜明兹,民族文学的精华汇集,中国民族,1981年12期

[2]陈琳,畲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6期

[3]汪琳淋,中国民族民间舞民间舞发展趋势之思考,新课程老师2010年8期

上一篇:解读国产影片海外票房低的原因 下一篇:从庆阳剪纸看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中的审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