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国外

时间:2022-10-05 12:15:38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国外

摘要: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从技术创新采纳的动因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和性质作了初步界定,同时还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实证研究说明了具体产业内企业采纳的特征,特别是从企业、社会、市场、技术间互动的视角分层探讨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速度、时机、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过程中的选择决策阶段特征,并指出在企业创新采纳过程中既可能存在按照时间序列依次发生的线性有序特征,也可能存在更复杂的交叠和无序状态。

关键词:技术创新采纳;精神采纳;决策过程

Abstract:Progressisbeingmadeinthestudyonthe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inforeigncountries.Inthosestudiestheconnotationandnatureofthe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byenterprisesweredefinedpreliminarilyfromadynamicperspective.Andthecharacteristicsofsuchanadoptionindifferentindustrieswerediscussedwithexperts''''empiricalstudies,especiallytheinfluencingfactorsonthespeed,time,typeandactualityofenterprises''''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wereexploredfromtheangleofaninteractionbetweenenterprises,society,marketandtechnology.Theearlierworksalsodescribedhowtheenterprisesselect/makedecisionsinadoptionprocess,andpointedoutthepossibilityofeitherthesequentiallylinearandorderlyadoptionorthecomplicatedanddisorderedadoption.

Keywords: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spiritualadoption;decision-makingprocess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活动就活跃在一系列相互独立的领域里并同时进行着实证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单个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再创新—再采纳,是技术创新成果在不同个体间或原有创新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转移和利用的客观规律,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技术发展比较滞后的企业,通过技术采纳的途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缩短技术创新周期,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忽略社会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微观视角,就无法反映出技术创新的目标性和适应性。因此,从理论上评述国外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研究成果,作为指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活动的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也为更好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的研究

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到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从社会层面到市场层面再到具体企业层面的转化。前者是在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创新采纳主体关注层面的改变而提出的,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领域的扩散过程,而后者强调的是技术创新采纳在企业内部的过程控制问题。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指出,将技术创新采纳纳入社会分析的框架,着眼于分析与技术创新有关联的个人、群体和机构本身的利益所在。即强调技术创新采纳是在企业与市场、用户、政府、其他社会组织间的相互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过程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逻辑的,它更应该被看做是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系统大规模共同进化的一个互动过程,而其中的因果关系常常是难以区分开的,就像休斯所说的是一个无缝之网[1]。Ram和Sheth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终端因素即消费者拒绝采纳和使用创新的行为与心理出发,分析消费者拒绝接受一项创新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采纳是相对于创新拒绝而言,创新拒绝的存在是导致消费者在接受和使用创新时出现阶段性延滞的根本原因,即创新采纳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市场层面的个体消费者[2]。

然而,与一般性的技术创新采纳相比,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采纳过程要复杂得多。正如Rogers所指出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存在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创新采纳的决策行为直接决定了创新结果的成败,它是基于环境分析、技术分析、行为引导、心理激励的动态过程。因此,从技术创新构想到研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信息收集、评估、决策的行为,即技术创新采纳因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存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3]。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单个企业,即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转入以企业为对象的技术创新采纳。Klein和Sorra就是从企业创新实施有效性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采纳的,他们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创新实施等同于创新采纳,创新采纳是获得既定员工认同并付诸使用一项创新的过程,即创新采纳是由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关键决策并由企业内部员工实施的决策过程[4]。Damanpour等人在收集整理了1982—1993年间美国101家商业银行公司的产品和管理过程创新采纳的样本后,首次提出基于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纳的定义:“创新采纳是一种组织为适应环境变化和提升或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而采取的组织运行手段”[5]。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内涵,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农业领域,G.Teder?等学者认为:创新成果在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领域被采纳的成功率不高,主要是受到信贷不足、有效信息的匮乏、抵制创新的消极心态、农户规模的不合理、缺乏对农场所有权长期有效性的信任,以及交通运输、人力资本、农业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限制[6]。林毅夫则在《美国农业经济》(1991)中发表了相关实证调研成果。他在对中国湖南五个乡村的50户农户进行关于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创新采纳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中决策者的教育背景与是否采纳新品种有着直接的影响,学历越高的农户决策者就越趋向于选择创新的农产品[7]。在商业领域,Oawson则在考察了战后英国的日杂和食品零售企业采纳自助服务创新技术的路径后,提出了适应于零售业和消费者行为以及一般工业、农业产业中企业创新采纳新的“三阶段说”,进一步印证了创新采纳者呈S型曲线分布的规律。他指出,英国的零售企业在经历了20世纪40—60年的采纳试验阶段、70—80年代的迅速采纳和扩散阶段后,在80年代即将进入自助服务技术的饱和和新一轮创新采纳寻求阶段[8]。

此外,运输业的专家们也研究了运输创新在驾驶员、管理者、运输行业生产者间的采纳过程。Sheppard在研究了公路管理和运输技术创新后创造性地提出,对于交通技术创新而言,无论是交通工具的使用者还是交通管理者、营运者、交通设备生产商,技术创新采纳均存在两大类:“一类是有形的交通设备涉及到成本支出的物质方面的创新产品的采纳,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顾的由于物资设备的采纳和使用同时也带来行为和心理上的相应改变,如安全带的采纳所导致行为上相应的改变”。他在区分了创新采纳的不同对象和类型后,指出了影响不同对象创新采纳因素的复杂性[9]。

二、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因素研究,主要是从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展开的。

March和Simon从组织因素层面指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是通过影响创新制度、沟通和合作机制、创新时效性的压力大小来实现对创新采纳的控制的,而决定组织采纳创新接受风险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模糊性和灵活性[10]469。Damanpour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提出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柔性程度、功能的差异均对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类型产生积极的影响[5]。Zmud也指出:“组织中‘权力精英们’的态度对于创新成功实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创新的成功与组织内部管理者对创新的积极态度呈明显的正相关。”[11]MichaelToole和Member(1988)则在调查研究了建筑行业内100多家中小型住宅建筑公司的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规模愈大,采纳的可能性愈大[12]。有的学者则通过考察大学的规模在影响ATM(异步传输模式)创新技术时所发挥的作用,证明了上述学者们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注册学生的规模与ATM技术创新采纳有着密切的正相关的关系,规模越大的学校越倾向于采纳创新技术。”[13]Decanio和Dibble则从组织结构方面论述了网络式的结构形式对组织创新采纳的影响[14]。

Chakrabarti从技术因素层面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他同时认为,影响一个商业组织技术创新采纳的技术因素表现为,技术本身与企业关联性的紧迫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来源的质量、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适用性。Feder和Fliege等众多学者先后提出,创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15]。Wood和Elgie等学者也在调研了加拿大106家制造企业的工艺设备创新采纳的实际情况后指出,由于技术的熟练和适应期的存在,导致早期采纳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企业在安装、设计、调试专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时所占用的周期远远长于对创新设备引进后进行评估的周期,并且从资金投入成本方面也要远远高于后期采纳企业。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一种技术创新提供者和采纳使用者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技术支持系统与使用指导系统,才能大大减小早期采纳技术创新的企业的采纳风险并缩短其采纳周期[16]。Leiblein等的研究也证明了技术熟练性和技术实践对技术创新采纳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往往产生于“干中学”式(learning-by-doing)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工艺创新采纳多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密切相关[17]。

Kimberly和Evanisko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提出,老公司因其已建立一种心理上的习惯定势,其长期形成的内生的小生存环境已无法适应创新要求[18]。Brancheau和Wetherbe则在对美国32家商业企业和制造业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的采纳情况调查研究后,认为在这些企业中早期采纳者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学历、易感于大众传媒、爱好人际交往并具有领导意识的年轻人。他们还特别指出与已有的扩散理论相反的结果:个人交际欲望和沟通能力是决定采纳者接受和使用新软件的关键因素[19]。Templetion和Byrd则从采纳企业的信息系统结构创新的使用者心理分析入手,通过对美国一家军用软件开发公司中47名使用一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informationsystemsdevelopmentmethodologies)的创新技术人员心理活动过程及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相互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一个测度技术创新采纳者心理知觉的结构模型[20]。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过程研究

在创新采纳文献中,创新采纳过程往往被视做决策过程,通常被描述成一种“阶段性心理认知活动的结果”模型。根据创新采纳者与创新间的相关性的强弱,如采纳者对创新的需求的紧密程度的大小、掌握创新知识的多少、创新成本及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创新采纳决策过程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Rogers于1962年提出的与采纳者高度相关且最具有影响力的采纳决策过程模型“五阶段说”,即知晓—兴趣—评估—试验—采纳;另一类是与采纳者低度相关的“四阶段说”,即知晓—试验—评估—采纳。Catignon和Robertson认为,对创新采纳过程的界定关键是辨析试验与采纳的区别;Rogers和Shoemaker则指出,创新试验阶段就是个体在小范围内基于自身的条件为验证创新的最终效用而进行的理念适用性过程。无论高度相关的还是低度相关的采纳过程,在进入创新试验阶段都要经历一段企业内部采纳者的知觉上的认知过程[15]。

Chakrabarti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这说明采纳活动也是一个完成目标的过程。Oawson也认为:“同一社会系统内的个体不会同时采纳一项创新。”[8]这就意味着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必然会存在时空上的序列阶段过程。RichardL.Daft提出,创新过程一般包括四个必要步骤:一是创新观念的构想,二是提出创新建议,三是作出决定采用创新,四是采取实际创新行动。而且多数学者只关心最后一步,即如何实施创新过程,而忽略了谁提出建议和作出创新采纳的决定[21]。然而,Pelz在对18家企业采纳的三项创新进行跟踪调研后得出结论:“更复杂的创新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发展运行阶段不是依次线性发生的,而是呈现出交叠和无序状态”。Leonard-Barton早在1988年就提出:“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技术需求与创新性技术间以及创新技术转换体系与其使用者的组织运行标准间的非耦合状态确实需要一个组织内部的采纳循环周期来实现创新技术的适应性。”[22]

上一篇:环保局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会议发言 下一篇:学校优秀班主任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