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 激发兴趣 学以致用

时间:2022-10-04 02:24:40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有了文采的文章,更具表现力。为此,我结合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课程”教学,尝试将古诗词和习作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做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能学以致用,又能丰富学生的习作表达,让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为我们的表达传情达意,也为文章增添华彩。

一、古诗名句做题目――标新立异二月花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双眸,读者就会“一见钟情”。在平常的习作指导中,我经常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借用古诗名句或者化用诗句作为文题,使文章题目标新立异,有文学味,来抓住读者的眼球。如指导习作“向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时,有的学生就想起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题,中心明了又不落俗套。再如指导习作“童年趣事”时,许多学生直接以具体的趣事为题目,而蔡磊同学就结合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诗巧妙化用诗句,将题目定为《怎一个“趣”字了得》。这个文题一下子就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此外,在教学写人的文章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数风流人物,还看――》《映日荷花别样红》等都成为学生的借用的文题。

二、古诗名句写开头―一枝红杏出墙来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诗句开篇,先声夺人。开篇就引用和主题相关的古诗名句往往能在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成就文章写作之“龙头”。比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习作1》时,我就尝试在单元的课文教学中渗透以诗篇开头的习作常识。《习作1》要求学生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判断,这篇习作写假期游记的同学会占大部分。因此,我在教学单元课文《我们爱你啊 中国》一文中就有意识让学生拓展并积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于是在进行《习作1》教学时,老师稍加提示,学生就自然而然以古诗名句开头。有的学生为了强调自我心中的美景就用如下的对比开篇: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但我更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有的学生则是开门见山地导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留下的千古名句。在今年的暑假中,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西湖。”再如在指导写作以“幸福”为主题的文章时,我就先带领学生找一找古诗词中诗人认为的幸福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文字:“幸福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乐;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三、古诗名句写中间――万绿丛中一点红

诗言志,歌咏言。优美的诗歌可以形象传神地表情达意。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只关注“龙头凤尾”,文章的中间部分应该是文章的中流砥柱。倘若能在行文中巧妙地引进古诗名句点缀一下,就会化平庸为神奇,由枯燥变为隽永。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关于珍惜时间的文章时,我就先让学生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名句,并汇总投影分享:“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等。接着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对某个名句的理解,并讨论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把这件生活中的事例写具体,并恰当地运用珍惜时间的名句。因为每个学生关于珍惜时间的生活体验都是不相同的,保证了学生有话可写,而为学生提供多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又避免写得如出一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事例,在口语交际的辅助下,学生的随文引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在指导学生以“走进四季”为主题的文章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选取具有代季节表性的景物,如柳树、桃花、荷花、青松等,补充相关诗句,鼓励学生合理选择运用。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国古诗词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景物描写内容,大自然的花草风雨、鸟树虫鱼等都是诗人笔下的宠物。这些经典名句无不意境优美,视角独特,读之往往令人回味无穷。以诗句写景,境界优美;以诗句喻理,发人深省,更能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四、结尾处引用古诗词――回眸一笑百媚生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融的效果。比如指导六年级苏教版教材以“我的发现”为主题作文时,有的学生就以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总结亲手实验的感慨;学完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学生仿写游记,有的学生就以说“怪不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称赞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自然收笔。

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巧妙引用经典

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学生在习作时巧嵌古诗词这颗“明珠”,会让自己的表达华彩生辉、熠熠动人。

【作者单位: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浅议 下一篇:浅析课外辅导班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