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零库存方法浅析

时间:2022-10-04 09:03:19

企业零库存方法浅析

[摘 要] 库存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柱,各个商业组织都试图实现库存水平的最大化,必须实施一些更好的有效管理方法。零库存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本论文介绍了零库存的含义及其对生产企业的作用,结合实施零库存存在的问题,在采购、生产、销售方面对其提出了实施零库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零库存 生产 配送

一、概述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受到推崇。但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使存货保值,必须以近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存货在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的同时,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也不断贬值,进而形成不良资产,可见,库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库存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零库存的提出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零库存策略缩短了原辅材料的供应时间,并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零库存管理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

二、零库存管理策略

零库存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里已经被普遍推广,但零库存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包括供应商、技术、产品、客户和企业自身决策层的支持。

零库存管理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无库存储备事实上是仍然保有储备,但不采用库存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有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这种战备物资作为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备万一,在仓库中不再保有库存就是一例。

营业仓库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委托这样的仓库或物流组织储存货物,从现象上看,就是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中,由后者用户保管和发送货物,用户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向受托方支付服务费。采用这种方式存放和储备货物,在一般情况下,用户自己不必再过多地储备物资,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一般来说,在没有缓冲存货情况下,生产和配送作业对送货时间不准更敏感。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成品,物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库存量。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实行合理的配送方式,企业及时地将按照订单生产出来的物品配送到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物品的在途运输和流通加工,减少库存。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的零库存供应运作模式和合理的配送制度,使物品在运输中实现储存,从而实现零库存。

三、零库存的实现形式

零库存的实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比如委托保管方式,指接受用户的委托,由受托方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用户的物资,从而使用户不再保有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受托方收取一定数量的代管费用。这种零库存形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之一,它的优势在于:受委托方利用其专业的优势,可以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用户不再设仓库、同时减去了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生产经营。但是,这种零库存方式主要是靠库存转移实现的,并未能使库存总量降低。

其次是协作分包方式,该模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以若干分包企业的柔性生产准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

第三是同步方式,是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前提下,使各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这种方式是在传送带式生产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延伸形成的一种使生产与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供应从而实现零库存的形式。

此外还有日本索尼公司首先采用的水龙头方式。供货者以自己的库存和有效供应系统承担即时供应的责任,从而使用户实现零库存。 无库存储备即以一种战略储备物质作为另一种形式储备起来。该模式常见于一些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配送方式则是综合运用上述若干方式采取配送制度保证供应从而实现零库存。

四、结论

零库存是当今时代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综合管理实力的体现。实现零库存需要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环环相扣,在实现零库存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零库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不可忽略,其可行性更值得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任何管理手段和技术都是需要成本和代价的,作为明智的企业,必须做到投入小于产出,因为企业总是要有盈利才能够生存。因此,企业在实行零库存管理时,应该积极地思考和改良,不能盲目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李玉良 邵新宇等:CPFR――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的新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 第30卷 第3期

[3]潘 玮 董平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第28卷 第1期

[4]刘永胜: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3, 第1卷 第3期

[5]符光辉 赵启兰 王耀球:零库存――制造业的思考[J].中国储运,2005,第4期

[6]朱树人 李伟琴:EEP体系结构研究.系统工程,2005,第3期

上一篇:网络文化视阈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下一篇:顾客转移成本与企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