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策略

时间:2022-10-04 03:42:07

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策略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对贫困生的物质关注较多,却忽略对其精神的扶助。而在实际中,贫困生往往精神压力大过物质困难,表现为:自我意识相对迷失;个体心理容易失衡;人际交往面临困境。为此,需要内外结合,不断打破精神贫困;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完善贫困生人格。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精神贫困 现状 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上学的费用在逐年增加。据有关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在校贫困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对贫困生的关心、关注和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高校将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匾乏或减轻生活负担作为学校助学帮困工作的核心内容,往往忽视精神扶贫、精神救助的重要性,造成助学帮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表面。如何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工作,并在必要时辅之以经济帮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负担,无疑是当下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亟需研究的课题。

高校贫困生精神助困内涵解读

所谓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①精神教育,是指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的总称。著名学者王坤庆教授认为,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内容: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理想教育和审美教育。②依此类推,高校贫困生精神助困教育就是高校通过对贫困生精神世界的关照,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达到贫困生自身和谐与外部社会和谐。从内容上看,该教育不仅包含着与一般大学生相同的普遍性精神教育,而且还包含了专门指向贫困生的针对性精神教育,内容更加宽泛。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且竞争激烈,对贫困生而言,经济的贫困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更加严重。虽然社会与学校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但是,物质资助是标,心理问题是本,要使贫困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在其精神方面予以助困,增强其克服贫困的信心与勇气,促进身心和谐。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状

自我意识相对迷失。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观因素与个体认知密切相关。自我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个人对普通生活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现实生活中,许多贫困生往往将个人和家庭贫困的原因片面归结为外部条件所致,自己贫困的原因是社会发展造成的机会不均等,贫富差距的拉大是改革发展的必需和政策关怀的不足。这种不正确的归因结果直接导致贫困生带着明显的个人偏见评判周围世界和社会并使自身行为发生偏向。

个体心理容易失衡。作为贫困生,他们有着比其他人更为敏感的心理世界。一方面,他们会更加关注和在意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往往成为其开心与否的缘由,即使他人看法和评价并不一定准确。同时,他们也更加愿意拿自身条件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却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表现出更多愤懑、痛苦、困惑、焦虑等情绪。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根本不愿提及自身贫困情况,不给自己贴上贫困的标签,对学校、社会的资助政策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认为获得资助就是没面子,极力通过各种方式掩饰自己的贫困事实。这两种心理都不是正确的态度,极易导致其心理的失衡。

人际交往面临困境。贫困生容易孤独,孤独的原因并不因为其缺乏交往的能力,而是他们喜欢习惯性地将自己划为和别人不同的群体,常常独来独往,不愿与别人过多的接触。贫困生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容易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否定自己、盲目自卑。造成这种心理是由于他们对自身层次及角色定位的错误界定,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他们错误地将自己划归为特殊的群体,并且不轻易接受别人对自己目前现状的看法和评价,只相信自己,不愿相信别人,过于自我欣赏。甚至认为,如果别人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是不理解他们所经历的困难与压力,就是对他们思想的压制。由此,他们进一步产生对别人的敌意和排斥,更不容易与别人进行思想接触和人际交往。③

高校贫困生精神助困必要性探讨

精神贫困普遍存在于贫困生之中,必须重视贫困生精神贫困,给予其最大程度地精神鼓励和帮助,缓解其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这不仅是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育人的需要。

精神助困是提高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贫困生是大学里面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希望得到物质上的帮助,但更希望得到外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助困,引导其加强自身思想、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正是目前许多学校薄弱的环节。为此,高校在对贫困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在学生品质中的内化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心真情帮助贫困生成长。不仅要发挥学校老师(如专业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老师等)教化育人的功效,同时,还要融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于日常助学帮困工作中,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让德育主体在良好的情境下将自身力量充分发挥,形成德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通过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缓解学生心理困境。④

精神助困是在助学帮困工作中实现育人功能的现实要求。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育培养学生。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高校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奖勤助贷补免”体系。因此,在现有的助学体系中,根据贫困生特点,采用适当方法教育培养他们成长成才,是解决困难学生问题的根本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引导贫困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贫困观,将个体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坦然面对困难。树立自立自强的人格品质,在逆境中磨砺性格、锻炼意志,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不断培养自信心理。因此,在现有资助体系下探索一条物质资助和精神助困相结合的道路,显得尤其必要,培育人才是通过物质资助达到精神助困的最终目的。

高校贫困生精神解困应对策略

对贫困生精神助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困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而精神助困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从心理、道德、理想信念等多方面加强教育,不断缓解贫困学生精神压力。

内外结合,不断打破精神贫困。贫困生要实现根本上的脱困,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和学校内外两条途径。首先,贫困生必须对贫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贫困是一时的,并不可怕,应该用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克服抱怨别人的不正确做法,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学会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有效悦纳自己,正确看待差距。其次,学校也需要从外部环境上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交流会等多各种形式与贫困学生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平时生活的心理困惑,增强信念教育,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指导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贫困观,以让他们学会战胜自我,远离心理贫困。

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情感教育。必须在对贫困生的精神助困中加强对其情感方面的教育及感恩情怀的教育,要让学生真实地意识到社会对自己的关心是一种爱,这种爱需要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用自己良好的表现回报资助人,回报社会。另外,必须在物质资助中让贫困生认识到资助对象的指向性,提高学生认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并将日常行为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优秀品行,形成健康的情感道德观。⑤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完善贫困生人格。校园文化是育人的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在校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对高校贫困生而言,经济贫困是其最大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导致其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也比较大。因此,高校尤其应该在学生理想信念上加强对贫困生励志方面的激励和引导。可以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文体生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透过和谐的校园环境启发贫困生学习知识、追求理想的动力和热情,将他们对贫困本身的关注引导到在学校良好学习氛围中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奋斗中来。鼓励他们在宽松的校园氛围中广泛开拓人生和交际圈子,不断充实其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完善。

总之,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助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就可以将因经济压力导致精神贫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程度,逐步构建美好和谐校园。(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注释

①余德华:“论精神贫困”,《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第56页。

②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21、22页。

③牟艳娟:“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第49~51页。

④方钫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理性解析及对策研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第85~86页。

⑤敖洁,伍运文:“关于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7期,第70页。

上一篇: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模式探讨 下一篇:毕业设计与求职冲突矛盾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