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架构科学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

时间:2022-10-04 03:17:50

如何架构科学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

【摘要】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科学的架构其课程体系是实现其教与学的最佳途径。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方法,理清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各章节内容,保证学有所用,更好的为社会生产服务是其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架构;公差;配合;技术测量;课程;多媒体

现行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多以通过讲授、练习、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在机械零件设计中,确定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识,并受到几何量测量技术的基础综合训练。由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内容抽象、单调,在应用上又有较大的灵活性,牵涉的问题多,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十分有限,教学过程也显得困难,且只能使学生了解基本原则与方法。要达到学生完全的理解、接受的程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熟练应用,为生产实际服务,还需要我们在架构课程体系上下工夫,并不断的学习、交流和探讨。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架构科学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切实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机械加工高素质操作者所必需的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知识、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理论、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在机械零件设计中掌握如何确定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精度,接受大量的几何测量技术的综合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在机械制造中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学习达到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 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种类、应用范围和检测方法;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识图、标注、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正确选用现场计量器具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及分析零件质量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电脑获取、处理和表达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信息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目的。

2 理清“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由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涉及的问题较多,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课程知识的配套,因此,应当注重和巩固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巩固,使学生对机械原理和设计初步具备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以及强度与刚度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精度分析,从而合理地确定公差与配合,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如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中,介绍尺寸公差标注在图样上,能够使图样更具有表达能力,便于制造和检验;而图样标注又必须与使用要求、加工及测量要求等相联系。但是,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对这些知识是无法完全掌握的,然而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也因为只有具备一定工艺知识以后,才能正确选择公差,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在各教学环节中得到多次领悟和应用的机会,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标注尺寸能力的同时,逐步巩固和强化,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该技能,为实际操作提供帮助。

3 在教学大纲基础上丰富相关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分为绪论、孔轴的公差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与位置的公差及检测等十几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如果仅采用教条的教与学的方法,只能让学生感到是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和枯燥的理论知识,为了让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设计上,应当结合不断发展的工艺技术实际,添加相关“有血有肉”的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具体故事、实际操作等,深入浅出的将每一个概念、知识点感性化、形象化,使学生用到某个概念或知识点时就想起某个案例、故事,就能够完整的掌握教授时所学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自治教学工具,利用一切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分析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将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进行2~3次社会实践,到工厂、生产现场、计量室参观机械零件的加工及检测,收集资料,调查生产实际问题,并写出考察报告;开设综合实践课程,选择具有各种典型的表面(如:圆柱面、锥面、键槽、螺纹、齿轮等) 和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的零件作为检测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确定检测方案,选择计量器具,绘制检测记录表格,独立进行操作并作出检测报告,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4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方式

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更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等技术教授本课程,以达到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象、声音、动画为一体,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材中的一些零件图形上的尺寸变化,孔与轴配合性质的分析等,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化静为动,更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从直观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迅速地理解知识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寓教与乐为一体,既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高大家的学习乐趣,切实掌握所学知识。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引用更多的实际知识,包括操作现场、劳动成果、误差后果以及学生的常见误区等典型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和工作生活中不断积累,将各类资料综合分解利用,制作出更为适合所教授学生的优质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杨好学 主编

[2] 《公差实验指导书》 本校内部教材 杨武成 孙俊茹 主编

收稿日期:2008-4-24

上一篇:谈如何在五年制高职合理开展数学建模教学 下一篇:利用旅游地学知识促进学生地理课学习效果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