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旅游地学知识促进学生地理课学习效果的探索性研究

时间:2022-06-30 10:45:21

利用旅游地学知识促进学生地理课学习效果的探索性研究

【摘要】 中学生对旅游地学内容兴趣极大,中学地理又包含了大量多方面多层次的旅游地学内容。因此,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旅游地学知识内容,或以旅游地学为引子,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迁移到其他地理知识,势必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旅游地学知识;地理课;学生兴趣

中学教学中的各门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都是缺一不可的。要充分发展地理学科的教育作用,更好地达成地理学科教育目标,求得最佳教学效果,需要有效提高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是一个双边的互动活动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改进教,又要调动和引导学。

1 学生兴趣偏向于旅游地学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引起活动,兴趣使个性积极化,符合兴趣的工作容易实现并大有效果。因此,地理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良好教学过程的开端,也是有效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指向和兴趣分布,因势利导,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调查表明:中学生对课本中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内容是旅游,占62.4%,其次为风土人情、海洋、天文等;课外读物最爱看的书也是旅游方面的书,占34.6%;最爱看的影视片为《人与自然》、《再说长江》、《探索・发现》等。由此可见,中学生爱好探奇揽胜,有兴趣于旅游观光。反之,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气候、生态与自然带这些地理学科教学重点内容则兴趣不足。

中学地理是一门基础课.中学地理教育在文化、经济、国防建设上及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巨大的作用。特别在文化建设(育人)中的作用,是别的学科不能也无法代替的: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梢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文化观、人地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都主要需由地理教学来完成。此外,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还规定,要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上这些都是旅游地学学科领域涉及的内容。

2 地理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旅游地学知识

《中国地理》中的旅游地学内容主要有:地球形状、经纬和位置,时区日界线与旅游航行、五带景观、地图与方向、广阔领土与景观差异、民族、地形景观、气候景观、河流景观与河流文化;中国各分区中也有大量有关旅游地学内容的介绍和风景成因分析。以“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为例,课本介绍的旅游地学内容有:黄土高原景观和窑洞、华山、泰山、西安旅游区、洛阳主要旅游点、开封和北京的主要旅游内容等。

《世界地理》中的旅游地理内容主要有:气候类型及其风景特征、世界人种民族及各大洲各国的旅游地学内容。以亚洲为例,主要有:日本富士山、温泉、樱花,柬埔寨吴哥窟,仰光大金塔,泰国曼谷佛塔,新加坡城市风光,印度泰姬陵及印度风情等。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按系统地理学体系编写,讲述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地壳、生物圈和自然带,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资源和能源、农业生产和粮食、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人口和城市、环境保护问题。高中地理以初中地理的学习为基础,其中也包含和涉及到许多旅游地学知识内容。

地理教材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中的插图、插画、图片、插页照片及封面封底图中也都附有大量与旅游地学、风景名胜的内容,绝大多数图片、插图、照片本身就是旅游风光图画。

中学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三方面。其中乡土地理教学与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多与旅游地学紧密相关,或可通过与旅游地学有关的内容来进行。如可组织学生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写出旅游小论文、绘出旅游图等。很多地理实践考察活动都可以旅游地学内容为线索贯穿,伸发开去。

可见,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旅游地学内容。

3 利用旅游地学知识引导学习地理学科知识

事实上,旅游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具有广泛性。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繁华城市、宁静乡村、著名的工艺品、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纯朴的风土人情等。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前者指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各种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景观和自然现象及过程。后者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古今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显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艺术结晶和科学技术成果。因此人文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情风貌与民族特色的集中反映,既包含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包括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度假、疗养、娱乐、休息、猎奇、探险、考察研究等,并达到求美、求乐、求知、求新、求购及休闲、健身等目的.因此旅游的内容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具体的旅游区点当然是各有侧重的,有的则是综合性的)。

由此可见,旅游地学的内容也应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前述中学生兴趣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旅游需求还主要处于“观光旅游”这一基本层次上.风土人情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海洋、天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气候、生态与自然带这些内容中有很多本身也是旅游的对象,如雄伟壮观的桥梁等交通设施、气势磅礴的水电大坝,宜人的气候、气象气候风光、洁净清新的环境,典型的生态和自然带景观等.而其他很多内容则又是与旅游地学密切相关或密切结合的,如旅游与交通、气象气候的关系,成都平原的富饶与都江堰的作用之间的关系等。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中学生对旅游地学内容兴趣极大,中学地理又包含了大量多方面多层次的旅游地学内容。因此,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旅游地学知识内容,或以旅游地学为引子,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迁移到其他地理知识,势必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利用旅游地学知识进行中学地理教学,在实践中要注意,应在旅游景象描述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分析,或进行有意识的迁移、引申、发散,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地理内容,掌握地理科学知识,达到学习地理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8-4-28

上一篇:如何架构科学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体系 下一篇:突出林业行业特色 提升就业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