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时间:2022-10-03 03:23:37

在比较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独到新颖的发现。在赏析品味文章语言上尤其如此。重视语言的品味,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前的教学工作中,讲到文章语言特色的时候,往往都是老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似懂非懂,过一段时间印象全无。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了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一个环节。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赏析文章语言这一版块的教学上,可以采用了“比较――思考――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的魅力,从而自发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在实际的课堂上,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创设比较对照的情境。

一、增删字词法

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突显人物的精神风貌,渲染环境气氛,深化主题等。但学生在个性阅读时,往往把握不到位,不知道哪些字词应当特别注意的,也就体会不到文章语言的特色,把握不准主题思想。

八年级上册的课文《老山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黑板上投影两个句子,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删掉了一些词语。

第一句是:“她拿出米,放在灶上煮粥”。

原文是:“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第二句是:“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米,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米送给她。”

原文是:“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来送给她。”

接着让学生比较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首先会仔细地看句子中哪些词语删掉了,然后进一步发现删掉的正是关键词语,正因为有了这些词语的修饰或者限制,文章的语言才更加显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经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讨,他们明白了那些词语的作用。第一句中删掉的词语表现了瑶民家“米”之少和“灶”之简陋,从而表现瑶民家的贫穷;第二句删掉的词语表现了“我们”拿出的词语较瑶民家的要多得多。两个句子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贫苦百姓热爱红军,全力支持红军;红军严守群众纪律,尽全力帮助贫苦百姓。那种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由学生总结,并且举一反三,能够知识迁移,能力拓展,能够自己品味其他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替换词语法

从关键词语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是上课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有时找到了重点词语,学生仍难以清楚地了解其表达作用。这时,我们不妨采用“替换词语法”,让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巩固。

下面是我在《画山秀水》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师:出示文中语句“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问:语段中的“泛滥”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如果把它换成“表现、充满”呢?

生:思考、交流、探讨

生1:“泛滥”更恰当。因为它有“多得向四处漫流”的意思,这与写水非常贴切,照应前面的“一条水”。

生2:这是比喻手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充满智慧的想像就像这漓江的水,是无穷无尽的。

生3:“表现”、“充满”程度没有“泛滥”深,这正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无穷智慧的高度的赞扬。

生4:我觉得前面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接着上面大家的见解进行一番小结。作者用“泛滥”一词,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体现杨朔散文的语言特色。而另外两个词语都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通过比较,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用词的准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改写原文法

如果直接让学生谈某段文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一般学生很难表述,不知从何说起。但是要是有针对性地改动一下,再让学生看,他们会首先找哪里被改动了,然后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改。

我在讲七年级教材贾平凹的散文《月迹》时,是这样处理的。这篇文章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富有儿童色彩,富有童趣。我首先抛给学生一个悬念,就是我认为文章有的地方写得不好,出示原文的一个片断: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地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我这种对名家文章大胆质疑的态度本身就让学生惊讶,他们急切想看看我改的文章精彩在什么地方,此时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接着又出示改过的片断: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完整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皎洁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壮的桂树,稀疏的枝,稀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繁茂的骨朵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是繁星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似乎就地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然后问学生我改的好不好,让他们与原文仔细对照后谈自己的想法。学生经过比较,很快就开始“讨伐”我说“老师,你改的哪有原文有味道啊,还是原文好”。并说了理由,主要是两个,原文使用的是叠词,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其次是文章的主人公是一群孩子,原文的语言更富有童趣童真,尤其是“儿”化词,而我改的语言太过成人化了。然后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告诉他们富有儿童色彩是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色,并且顺势地让学生再从文中找一处你认为最富儿童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发地领悟语言特色。

有比较,才会发现不同,才会思考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究,自主地得出结论,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欣赏文学作品,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当然赏析文章语言的方法很多,比如情境法、阅读法等,这只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时所作的一些尝试。虽然不知道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从学生课堂上那种执着专注的神情,那争先恐后的发言,那积极有效的思维,我感觉,学生还是喜欢这种方式的。应该说比传统的教师的机械灌输更受学生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只要学生能快乐地接受,也就能获取让人满意的成效。

上一篇:浅说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