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03 12:04:39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90例产后出现出血的原因和对应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本组患者主要由于精神过于紧张,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子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因素。结论孕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流血量过多且情况较严重者将会导致孕妇及胎儿死亡。即使产妇被救,产妇仍然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情况,必须要特别重视,另外也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1]。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80-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这样的产妇被称为产后出血的产妇,英文名为postpartum hemorrhage。而且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妇产科危症的其中之一,对此产妇应该特别重视[1]。而形成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产妇的产道出血比较急而且比较多,严重的产后出血可以导致产妇休克。与此同时,产后出血的产妇均会有头晕乏力,嗜睡,提不起食欲,腹泻,乳汁不流畅,畏惧严寒。现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今收治的190例孕妇在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对她们给予不同程度的治疗手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今收治的190例孕妇在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对她们给予不同程度的治疗手段,比如说,给患者进行吸氧气,打点滴、严重的患者进行输血等一系列治疗手段和方法。190例患者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2±3.6岁;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妇女或未婚有性生活史妇女。另外所有进行手术的患者均是健康的女性且没有任何病史。在190例患者中,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患者为57例,经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有46例,通过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有38例,通过剖腹产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为76例,通过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为11例。

1.2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了500ml,这样的产妇被称为产后出血的孕妇。1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其表现为子宫的松弛或者子宫的轮廓不清晰。2胎盘滞留,其表现为胎儿已经被分娩出来一个小时,甚至更长,婴儿胎盘还没被分娩出来;或者表现为阴道出血较为严重。3胎盘胎膜残留,其表现为婴儿已经被分娩出来,而阴道还在流血;或者表现为胎膜有所缺失。4软产道裂伤,其表现为患者在实行阴道检查的时候,检查出阴道壁有裂伤出血[2]。

1.3产后出血的测量手段阴道分娩:婴儿被分娩之后,医生立刻拿聚血盆来接患者的血,接的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然后医生再拿量杯来测量血液的数据,接着医生使用称重法来测量已经被血污染的纱布和被单的血的含量。最后医生再回到病房,测量产妇在一天之内的出血量。剖腹产:医生在负压瓶中除去羊水量+手术中纱布的重量,最后医生再回到病房,测量产妇在一天之内的出血量。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患者产后出血原因比较精神压力过于紧张19例,占10.0%;胎盘滞留38例,占20.0%;凝血功能障碍27例,占14.2%;子宫收缩乏力76例,占40.0%;软产道裂伤30例,占15.8%。可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见表1。

3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可以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形成原发性宫缩乏力的原因是因为患者的子宫肌肉的收缩能力本来就弱,或者因为患者的子宫肌肉出现过水肿等等因素造成的。形成继发性宫缩乏力的原因是患者的骨盆比较窄,胎儿的头部摆的位置不正确,从而导致患者的分娩无法正常进行[3]。通过以上研究,现将产后出血的措施总结如下。

在产前,应做好产前的检查和宣传教育,具体有以下的几点:

3.1进行孕期的卫生宣传教育,避免妊高征发生。

3.2若有营养不良的贫血病人,就应及时纠正及治疗。

3.3有出血趋势的孕妇,就应在预产期前的两周对其血小板以及出凝血的时间等进行检测,若必要时,就予以维生素C或补血剂等。在产程中,应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识别,然后及时处理。降低产程时间,注意产妇的进食与休息等情况,产程较长的孕妇应保证充分能量摄入,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输液及导尿。在产后,孕妇产后的两小时,发生产后出血几率很高,应对其子宫的收缩情况以及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还应及时将膀胱排空。在产后的二十四小时中,应嘱咐产妇自己注意出血现象。在产后有出血量增多趋势的病人,就应仔细测量出血量,从而避免对失血量的估计不足[4]。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的迅速发展,对于提高产科质量的前提首先是必须要有能够预防、减少和控制产后出血的机制。另外在处理产后出血时,医生必须要能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而且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医生必须要立即找到患者出血的原因[4]。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降低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岳透云.官腔填塞纱条治疗64例产后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21.

[3]张夕秋,孙金欣,赵荣荣.产后出血的预防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095.

[4]张敏.产后出血56例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7193.

上一篇: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策略教学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