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时间:2022-09-15 10:07:07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产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特点往往为突发性,若抢救不及时,将会直接危机产妇的生命安全,现阶段产后出血仍是导致产妇致死的四大病因之一。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无力、胎盘因素、分娩过程中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要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必须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21-02

1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妇在胎儿出生的24h内,出血量达到400ml以上的即为产后出血。大多数产科资料显示,出血往往发生在产后2h之内。大出血的定义为产妇在胎儿出生的24h内,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发生出血后产妇很快便进入休克状态,及时抢救意义重大。

2产后出血的原因

2.1子宫收缩无力为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我院产科出血资料显示,由于产妇子宫收缩无力而发生的产后出血占总出血例数的75%左右。胎儿在出生后,出血是胎盘于子宫分离之后使得子宫壁毛细血管大量开放造成的,这就依赖于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以关闭子宫壁上开发的血窦,还可以使血流缓慢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所以,良好的子宫收缩能力对产后出血作用性很大。而一些原因可造成子宫收缩无力,如产程延长、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等,导致子宫膨大,或者产妇分娩次数过多、次数过密,以及产妇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存在等,均会降低子宫肌肉的收缩能力,发生产后出血。

2.2胎盘因素。主要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嵌顿胎盘残留等。往往在第三产程中出血,影响子宫收缩能力而导致出血不止。

2.3分娩过程中致软产道损伤。其出血原因与子宫收缩过强、胎儿太大、产程太快、助产手术的操作不当和产道开口太小有关。若胎儿通过未开完全的宫颈速度过快而导致出血较多,宫颈裂伤,严重的则会导致产妇大出血。

2.4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如产妇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白血病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则会导致手术过程中出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发生。

3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宫缩无力导致出血一般在分娩的过程中,会一直延续到分娩结束。出血的主要特点为胎盘剥离子宫的时间延长,在胎盘未剥离前,阴道流血很少,但在胎盘剥离之后,子宫收缩无力,使得出血不止。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其临床表现为心慌、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血压急剧下降等。行腹部触诊时往往感觉子宫轮廓不清晰,触不到子宫底,是因为子宫无法正常收缩的原因。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发生出血一般发生在胎儿娩出之后。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则表现为血液不凝、不易止血的特点。

4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4.1产前预防

4.1.1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前和孕期保健工作。做好产前检查,了解产妇的既往病史、妊娠分娩史及妊娠所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孕妇心理上的安慰,消除孕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对具有凝血系统障碍疾病的孕前检查妇女应建议先做血液病的治疗,对孕期妇女应建议不宜继续妊娠或及时终止妊娠。

4.1.2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做好孕前保健,每位孕妇从妊娠四个月起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促进铁剂的吸收。对于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多胎儿、多产次和多次行宫腔手术者、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子宫肌瘤剔除史、子宫畸形、既往有剖宫产史、胎位不正、各种血液病等,应提醒孕妇提前入院待产,对胎盘早剥、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者等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4.2产中预防

4.2.1密切观察产妇第一产程情况,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积极消除孕妇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注意充分休息和合理营养健康饮食,避免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做好孕期检查,防止产程延长。

4.2.2重视对产妇第二产程的处理。医生指导产妇正确适时使用腹压后,胎儿娩出的过程遵循1-1-1原则即:胎头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和胎体娩出1min。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胎儿娩出时间过快,应控制胎儿娩出的时间。对双胎的分娩过程更应适当掌握两个胎儿出生的时间间隔,一般以15min为宜。正确掌握会阴斜切开口术或正中开口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接产操作要规范,以防止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发生。对已发生宫缩乏力的产妇,当胎儿前肩娩出后(双胎时待第二胎儿前肩娩出)使用缩宫素10u进行宫底注射,对有产后出血倾向者再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

4.2.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不要盲目进行宫底按摩,等有胎盘剥离征象出现时再行牵拉胎盘娩出,无胎盘剥离征象时勿搓挤子宫。例如 15min后仍无胎盘剥离征象,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剥离有困难的产妇,医生切勿强行挖取胎盘。第三产程宜控制在30min内结束。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膜是否完整。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和血脉,如有裂伤应及时缝合伤口避免产后出血。

4.3产后预防:由于大多数产后出血均发生在产后2h内,有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的概率约为80%。故在产妇胎盘娩出后,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h或以上,并对血压、脉搏进行监测,对膀胱、会阴切口、阴道出血量、有无坠胀感进行密切观察。检查宫底时每次应先按摩子宫,将宫腔内积血挤出,以促进子宫收缩。并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应给予导尿管导尿。协助产妇早期哺乳,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产后出血量,应准确收集并测量,若产程中出血量已达200ml或以上,产后2h内出血量达到100ml或以上者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对症处理。

5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的一项对世界范围内孕产妇产后并发症致死亡的原因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后结果表明,孕妇产后发生出血性疾病仍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与非洲国家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产妇总体并发症死亡的25%,虽然我国采取了各种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了一定的疗效,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显著的降低,但产后出血在我国孕产妇死因构成中一直居首位,是产科临床与孕期保健医师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

事实上,绝大多数产后出血病例通过预防和干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有必要提高医院各级产科人员产后出血的防治能力,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尤其是基层的社区医师必须掌握对产后出血发病原因的危险因素的识别、预防,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与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病死率至关重要!社区医师要做好围产期保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做好识别和危险评估,并及时转诊,尽最大可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避免由于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发生。

6小结

为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于产妇应做好孕期的围产期保健和产前的护理评估措施,提高产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操作能力和责任心,做好产中和产后的预防工作,才能把产后出血发生率降到最低。在临床过程中,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现象,医护人员应进行密切配合,早期发现引起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对症处理,一定能及时控制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是产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直接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措施必须做好,分秒必争,医生要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急救能力,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待产妇要认真仔细,及时做好病情观察,采取必要的措施,还应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学习,使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丽刚.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02:324-325

[2]苗青,于珍.影响产后出血多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 13 (2): 125-127

[3]马良坤.产后出血的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2010,06:126-127

[4]杨孜.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防范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51-752

[5]由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48-49

[6]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上一篇: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探析 下一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