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话三则

时间:2022-10-03 12:03:56

中医医话三则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92-02

1.专家与大家

医学界“专家”一词不知起于何时,中国医学史上好象无“专家”之称,想必中医界冠以“专家”之称谓者源于西医,是泊来品。自古以来,水平高的中医大夫应该是博和精的结合,在广博的基础上才能更精更专。单纯以治疗某病见长者可能是那些持有“祖传秘方”者,未见高明的中医大夫仅对某病见长而不善治疗其他疾病者。所以对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夫,称之为“大家”更为合适,如勉强以“专家”的帽子强戴其头上,未必合适,似有不妥。所谓“大家”,医术高超,深谙医理,能运用中医一通百通之理举一反三,通治各种疾病。不只是对某一个疾病精和专,而是对许多疾病都精都专,是在广博的基础上的专与精。没有广博这个基础,就不会达到“专”与“精”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身体上有多种疾病存在,请了各科专家会诊,一位专家一套方案,一位专家一张处方,一大堆药开出来,病人的胃怎么能受得了,病人的体质怎么能吃得消。假若中医大家看了这个病人,无论病情多么复杂,这位大家通过现象看到疾病的本质所在,小小的一张处方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对复杂病情的整体把握和果断处置,体现了对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灵活掌控。名家、大家代代辈出,各领,如春秋战国能洞察“膏肓”之变的名医医缓。随地域病之异而异的名医扁鹊,近代中医大家,京城四大名医,以及蒲辅周、岳美中、章次公等。这些中医大家也未见被人们称之谓什么什么“专家”,但其学养之高,学识之深,高山仰止,不称之为专家,而称之为“大家”当受之无愧尔。但愿我们当今的中医大夫不要一味附合西医,喜冠以“专家”之称,就洋洋自得,应博采众长,勤于实践,潜心领悟,以期达到“大家”之水平。

2.温病与临床

最近去为市里当执业师考官,和许多中医界同仁在一起畅谈,其中一位五十来岁的主任医师谈到:“我们温病学学的不错,可惜无用武之地了”。当时听了他的话,认为他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阵地越来越小了,对他的这种忧虑感同身受。似乎温病之类发热性疾病基本上被西医一统天下了,中医所接触的仅仅是那些西医治疗无效或治疗效果差的不明原因发热了。中医药治疗热性病的历史久矣,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为热病而设,疗效显著是无可置疑的。明清温病学说发展到空前水平,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杨粟山等皆是当时的卓越代表,著作繁多,经验丰厚。许多著名的中医大家也多以治疗温病见长,像近代的中医大家蒲辅周治疗乙脑、腺病毒性肺炎等温病的疗效连西医同行也十分佩服。实际上蒲辅周老先生对现代西医学基本上不了解,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中医方面的杰出贡献,这就是真正的中医大夫,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医大夫,不能一见发热就用抗生素,那是西医的思维,中医要按中医的思维进行治疗,效果不见得比西医差。特别是暑温、湿温用抗生素效果差,而按中医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立方用药,效果良好,还缩短了疗程。每年夏暑季节,每见小儿长期发热不退,用医药抗生素效差,中医辨证多属暑湿挟食,用三仁汤合三石汤加减每每有效。如某患儿,男,5岁,2005年7月发热不退,低热,下午重,用西药消炎、抗病毒、解热,输液治疗20天不愈,查其舌苔黄厚腻,腹胀,按暑湿挟食证给于三仁汤合三石汤加减:炒杏仁6g、生薏苡仁10g、茯苓10g、竹叶5g、茵陈6g、通草2g、滑石10g、金银花10g、川朴6g、半夏6g、寒水石10g、藿香3g、生石膏10g、神曲10g、甘草3g、枳实10g,2付即愈。2006年7月又发低热,该年天气偏凉,治以清暑化湿,消积导滞,处方:藿香5g、苏叶5g、白芷5g、枳实10g、桔梗5g、陈皮15g、川朴5g、半夏5g、神曲10g、炒麦芽10g、薄荷5g、鸡内金10g、连翘10g,2付。二诊,发热渐退,2天后又复热,证属脾土壅滞,治以健脾消积导滞,清暑化湿,处方:枳实10g、大白5g、大黄10g、二丑各5g、连翘10g、金银花10g、神曲6g、炒麦芽6g、鸡内金10g、生石膏10g、滑石10g、甘草2g,2付。三诊,热退,因汗多加太子参、知母、麦冬、竹叶(含有竹叶石膏汤之意)。夏暑季节,小儿每多感冒伴支气管炎,发热、咳嗽、咯痰,肺部听诊有罗音,亦应按暑湿挟痰进行治疗,药用三仁汤加川贝、前胡化裁,处方:藿香、炒杏仁、半夏、茯苓、川朴、通草、前胡、六一散、川贝、枳实、神曲、炒麦芽等。作为中医大夫,一定要有自信,中医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所发生的温病、热病中医都能拿下来,难道现在不行了吗?难道西医能把天下所有的热病都治好完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所以说,不但现在,即使将来,中医药治疗温病的前景依然是广阔的,大有可为的。

3.“坏病”一席谈

“坏病”一词最早见于《伤寒论》,“太阳病三日,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张仲景所说的坏病即是误治后的变证,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不能用六经正名,治疗较难。接着张仲景又提出“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辨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应用和影响,临床中由于西医误治所导致的坏病有增多之趋势。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1)西药副作用所导致的许多坏病。西药多是化学药品,以杀伤(消灭)为目的,多造成药源性疾病的产生,许多药对肝肾等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许多疾病如果当初不用西药治疗,只是用中药调理,治愈也不是困难的。因为中药基本上是天然的,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合理,一般不会导致机体损伤。(2)外科手术所导致的某些坏病。机体某个地方长了瘤子,或某个器官坏了,西医切掉了事,干脆利落。如果手术成功了还好说,如果手术失败了,遗留许多复杂的后遗症。这两类坏病古代的中医没有遇到过,我们现代中医遇到这类病已经司空见惯了,这是新问题,我们要努力去研究,根据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那些可以用中医药治好的肿瘤患者,最好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有了病,能服用中药的,就不要用西药。中医学讲调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以阴阳平衡为治疗目的,这就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学的法宝,我们要发扬光大之,不能丢弃,也是我们的责任。

上一篇:足量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喉梗阻临... 下一篇:《黄帝内经》与季羡林养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