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男女科杂症验案5则

时间:2022-10-13 01:20:54

中医治疗男女科杂症验案5则

关键词 男科 妇科 不 血精 女子梦交 阴吹 宫寒不孕

先父桂廉舫,早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世家,业医数十载,精于内、妇、儿科,善于把握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独具心法。笔者在整理其所遗医案中,男女科杂症治验颇丰,近几年摘录其中数则应用于临床,屡治屡验,今择典型病例5则介绍于后,冀同道。

1 不

林某某,男,29岁,工人。2001年5月5日初诊。患者婚后3年未育,自述同房时持续而不,但有遗精,每月2~3次不等,多方求治而未有寸效。因阳强不驯,常夜不虚度,使女厌其烦,男精神不快,夫妻不睦。遂来余处求诊。诊见:精神颓废,胸胁胀闷,阴囊堕胀,腰膝竣软,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此乃肝郁气滞,肾精不足。治拟疏肝滋肾,通络利窍。基本方:白芍20g,柴胡、枳壳、蛇床子各10g,鹿角胶、仙灵脾、怀牛膝、淡大云、车前子各15g,甘草6g,蜈蚣3条。并随症加减:胸胁胀痛、阴囊堕胀甚者加青皮15g,以疏肝破气止痛;失眠多梦加柏子仁、酸枣仁各15g,以养心安神;腰膝竣软加熟地、枸杞各15g,以补肝肾真阴不足。上方连服10剂,同房时已排出,诸症皆平,夫妻和睦,次月其妻怀孕,足月生一健康女婴。

按:中医称不症为“精闭”,是男性不育原因之一。此症关键在于精关不通,若能使其通,即达到治疗目的。本病乃肝郁失疏,精关开启失调是其主要病机,陈士铎《辨证录》曰:“血藏肝中,精涵肾内,若肝气不开,则精不能泄。”方中柴胡、枳壳理气柔肝;白芍、甘草解痉而缓肝急;淡大云、鹿角胶、仙灵脾、蛇床子益精助阳以强欲;怀牛膝引血下行,减少宗筋之血胀过急;车前子渗利开窍启精关;蜈蚣用以疏通精道,辛散通络。全方和衷共济,随症加减共收通络排精之功。

2 血精

吴某某,男,37岁,干部。2003年6月3日初诊。自述婚后因在异地工作,夫妻分居两地,一年前工作调动一地,由于工作加重,加之又过频,近一个月来发现呈血色,并时有作胀,曾用西药治疗罔效,遂求中医诊治。症见:形体消瘦,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膝竣软,盗汗,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此乃过劳伤肾,肾阴亏虚,阴虚火旺,内扰精室,迫血妄行,致精血混杂而为血精。治拟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处方: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g,生地、山药、茯苓、女贞子、仙鹤草各15g,旱莲草20g,白茅根、浮小麦各30g。5剂水煎服,嘱暂禁。复诊:服上方后,诸症明显好转,盗汗消失,守原方去浮小麦,继进7剂。三诊:服药10天后出现梦遗1次,发现无血色,且事隔3天又同房1次,排精顺畅,肉眼血精完全消失,感觉良好,诸症皆平,嘱西洋参适量切片泡茶饮,服六味地黄丸调理善后,随防半年无复发。

按:血精一症,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血精出候》载:“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临床以肾虚不藏为多见,而虚症多见素体阴虚,房劳过度,肾中真阴亏损,虚火内炎所致。本方选用《医宗金鉴》知柏地黄汤以滋养肾阴;加女贞子、旱莲草增强滋阴补肾止血之功;再投以仙鹤草、浮小麦以增强收敛止血之效,白茅根泄火凉血。全方药合证机,使相火得制,血精得止。

3 女子梦交

邹某某,女,34岁,已婚,下岗工人。2002年3月27日初诊。梦交二年有余,患者于二年前出现梦交,当时因工作单位裁员,思想压力较重,此症又难启齿,所以未治疗,后逐渐加重,现在是入眠即梦交,醒后下身潮湿,重时一夜2~3次,虽与爱人同寝,亦会发生。自觉头晕耳鸣,全身痿软乏力,肢冷,内心十分恐惧。诊见:面色萎黄,消瘦,语气低微。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此乃脾肾亏虚,精气外泄,玉门不固。治拟补肾健脾,守阴固阳。处方:熟地、淡大云、菟丝子、莲肉、山萸肉、朱茯神、酸枣仁、芡实、白芍各15g,山药、黄芪各20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桂枝10g,大枣10枚,甘草6g,5剂水煎服。复诊:服用上方后,梦交间断出现,精神好转,肢冷转温,仍有轻微头晕,易醒,微汗出,续用上方加五味子、枸杞子以敛汗生津益神,继进5剂。三诊:梦交未作,汗出易醒消失,舌质红润。为巩固疗效,依上方制丸1料,日服3次,每次6g,共服3个月,并嘱其慎、七情。

按:女子梦交一症,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症多由不节,损伤肝肾冲任或劳思过度,损伤心脾或大惊大恐损伤心肾,导致心肾不交,脾失摄纳,心神不守,终致玉门不固所致。本方遵仲圣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以调和营卫,固阳摄阴,交通心肾。方中桂枝汤温通心阳,调和营卫;龙骨、牡蛎潜阳固涩,安肾宁心;加熟地、山萸肉、淡大云、菟丝子滋肾阴、补肾阳;酸枣仁、茯神、大枣养心安神;山药、莲肉、芡实益气健脾,涩精止遗;甘草益气和中。共收阴阳调和,心肾交通之效。故5剂病缓,再5剂而显效,遂配原方制丸1料,续服3个月,随访病愈。

4 阴吹

屈某某,女,31岁,职员。2002年10月初诊。患者近一年有气体从排出,近期加重。症见:形体消瘦,神疲,面色无华,每因劳累则心慌气短,兼有头晕,纳差,胸闷腹胀,阴道内有转气声,与失气相似,每天皆然。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乃心脾两虚,中气下陷之证。治拟补益心脾,升阳益气。处方:黄芪20g,党参、当归、炒白术、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柴胡、炙甘草、陈皮、枳壳各10g,炙升麻6g,大枣7枚,生姜3片,5剂水煎服。复诊:阴道放气次数明显减少,余症好转。继进5剂药后阴吹消失。

按:阴吹症,早就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中:“胃气下陷,阴吹而正喧。”正喧,谓:“前阴出气有响声也”(《医宗金鉴》)。是谓妇人阴道有气排出,并带声响的一种病症。此症并非少见,其发病有心脾两虚、中气下陷、肝郁气滞等证型。本例乃因素体心脾两虚所致。因血不上承,故神疲、面色无华、心慌气短;清气不升,故见头晕;浊气不降故生腹胀、纳差;中气虚损、脾气下陷发为阴吹之症。脉症合参,投以黄芪补中益气,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阳气;炒谷芽、炒麦芽、生姜、大枣开胃健脾;加用枳壳取补中有行,补而不腻,勿使气血壅闭之意。因此,临证要抓住辨证要点,药随症变,谨守病机,方能立法、处方正确而获桴鼓之效。

5 宫寒不孕

李某某,女,28岁,个体户。2001年3月17曰初诊。婚后3年不孕,夫妇双检,未见生理异常,曾中西医治疗仍无佳讯。诊见:面色无华,形体偏瘦,倦怠乏力,平常少腹常冷,经行腹冷胀痛,喜热喜按,心悸气短,少寐多梦,食欲不佳,带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缓。此证乃脾肾阳虚,胞宫虚寒,督任失养。治拟温补脾肾,温胞祛寒,固补督任。处方:熟地18g,党参、黄芪、鹿角胶、白芍、炒白术、当归、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各15g,炙甘草10g,肉桂6g。服上药2周后,诸症减轻,再投温阳通络行气之品,遵上方去党参、白术加丹参、香附、益母草各15g,如此调服3个月而孕。

按:关于女子不孕,中医认为:“妇人以血为主。”临床常见此症大体可分:虚寒、血虚、血热、痰湿、肝郁等几种类型。正如薛氏所说:“妇女不孕,亦有六淫七情之邪伤害冲任,或宿痰淹留脏腑,或子宫虚冷,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但以虚寒型者多见,虚寒者常为宫寒不孕,每多出现减退。内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此案为宫寒型原发性不孕症,其因当属中阳不足,虚寒内生,以致胞宫寒冷,难以受孕。同时由于血海空虚而肝郁脾衰,表现为心悸气短,少寐多梦,倦怠乏力,少腹常冷,时有胀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缓。均为肾阳不足之象。方中熟地、党参、黄芪、白术养血益气;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温肾固本;当归、白芍养肝和血;鹿角胶性温为血肉有情之品,养血助阳,强壮筋骨,佐肉桂破阴和阳,温经通脉;炙甘草调和诸药。服药2周后诸症减轻,药证相合,继以前方加减,投以丹参、香附、益母草行气活血调经,如此调服3个月而孕,足月顺产一男婴。

收稿日期 2006-01-19

上一篇:活血化瘀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中PLA2水... 下一篇:畅利三焦降浊法治疗脂肪肝糖代谢异常24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