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

时间:2022-10-02 11:57:24

中药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3-01

【摘要】中药是我国的国药,几千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的提取及制剂也不断更新,中药也一改传统的煎汁口服、外敷形式,发展到针剂、片剂、颗粒剂、输液等多种制剂应用于临床,其疗效也因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及疗效,笔者对中药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

【关键词】中药;不同剂型;给药途径;疗效影响

中药的临床使用与西药不同,西药的有效成分可通过检测含量,而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较复杂,一种中药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有效成分,而是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有效成分同时发生作用,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随着检测仪器的日益先进[2],对中药剂型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检测标准也日益规范。但各种中药剂型需有明确的检验标准,但由于药材的产地、采集时间及提取工艺及制剂的不同,药物的有效成分及疗效也有很大的差别。我国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中药剂型的选择,随着现代制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的剂型在原有的汤剂、丸剂、散剂、膏方的基础上[2],又增加了胶囊、片剂以及注射剂等多种新式类型,这些剂型的开发,一方面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另一方面中药经过提取制成注射剂及输液制剂,静脉给药,也使中药的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临床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临床使用上,合理选择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是保证和提高药效的关键所在。笔者就当前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进行探讨如下。

1中药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分析

临床治疗的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的过程药物是,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释放并溶解于体液中,再通过人体生物膜吸收进入血液系统中。中药的剂型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剂型可增强疗效,反之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使用拖延病情。通常情况下,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量与不同剂型的药物释放量呈正比,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数量、速度和作用强度不同。体内常用的几类剂型按其吸收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依次是:静脉注射剂、气雾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酒剂、汤剂、栓剂、散剂、片剂和丸剂。在临床使用上也不是吸收快的制剂就能达到治疗效果,有的中药必须经特定的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如瓜蒂口服是涌吐药,具有有较强的涌吐作用,但经静脉给药确无此作用。又如青皮、枳实属理气类药,但需经静脉注射才参发挥作用,口服给药并无升高血压作用等。另外一些针对慢性病的中药有的适宜制作成丸剂,有的适宜散剂,也有膏剂的形式,均方便患者长期的治疗使用。大承气汤应用水煎剂时效果较好且起效迅速,如改成注射剂型则药效全失。因此科学、合理的剂型选择应以确保药物有效成分的保存和提取,进而有助于中药有效成分作用的准确发挥为基本原则。据现代药剂生物学研究证实,药物剂型的不同可对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及代谢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即是药物生产工艺、治疗剂型以及给药途径的选择三方面。

2不同给药途径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与剂型一样,均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治疗的手段也由过去单一的中药内用、外敷发展到现在的静脉注射剂、气雾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等多种形式,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仍主要采用口服给药的模式,显效慢且治愈率低,对临床需求的适应性较差,故绝大多数都需要借助于西药。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使我国的中药材资源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其治疗效果,大量的中药材经提取精制加工成片剂、胶囊、注射剂、输液制剂等,如临床常用的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花红注射液等,均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基本药物,对各种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物的药效=药物自身活性×患者对药物敏感性×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3],其中药物自身活性和患者对药物敏感性通常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药物的药性主要取决于作用部位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体内消除速度、吸收分布速度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中药制剂不同给药途径的选择对于药物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各种剂型进行血液循环的途径分析,静脉与注射用药的吸收最快,可直接输注进入血液吸收,雾化吸入、直肠给药等药物可直达病灶部位,其吸收速度次之,而片剂、胶囊、汤剂、散记、丸剂等剂型口服后需经消化道和肝脏的吸收、滤过才能进入血液循环,较之注射剂、输液与雾化吸入的吸收速度更慢[4]。因此,通过对中药不同给药途径、速效剂型的研究,以满足中医对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等的治疗需求。如将丹参和红花经过提取精制成丹红注射液后,对心力衰竭及心血管病具有显示的疗效,其有效率达90%以上。又如疗温病重症的安宫牛黄临床多为丸剂,在患者发病的危急时刻对进行蜜丸的口服有诸多不便,临床改制成为栓剂后,对于中风阳闭证患者的救治效果则有显著提升;大量文献资料证明,相同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与采取不同的途径给药[5],均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选择合适的剂型及给药途径可明显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我国地大物博,中医药资源异常丰富,中医药在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往往具有西药无法比拟的效果,随着制药技术的日益先进,大量的中药通过现代制药工艺进行加工,制成不同的剂型,一方面使药物无须通过煎制,服用更加方便,别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经过不断的探索,笔者相信,我国的中药还会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剂型将会源源不断的问世,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大的选择,中药的前景必然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孙志云.剖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75-76.

[2] 刘丽芳.几种常用炮制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4,24(12):50.

[3]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67.

[4]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2.

[5] 张丹丹.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剖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64-66.

作者单位:550001贵州省骨科医院药剂科

上一篇:浅析临床带教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药葛根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