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选对剂型

时间:2022-10-30 12:34:26

吃中药,选对剂型

同一种病,有的人服用汤剂,有人服用胶囊,有人只能外用膏剂。这是为什么?同一种药,可制成丸剂、颗粒剂或注射剂。这又是为什么?原来,剂型是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剂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的作用性质和速度,从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因此,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中药剂型才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1.丸剂: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它又分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和微丸等。丸剂是目前中成药里最常用的剂型,它的药效较为持久,同时也可以减少部分药材的不良气味。但丸剂的服用量大,而且不便吞服,儿童在服用时更要注意安全。

(1)蜜丸:是指用蜂蜜将药材细粉粘合起来的丸剂,根据药丸的大小和制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蜜丸(即每丸在0.5克以上的丸)、小蜜丸(即每丸在0.5克以下的丸)。其性柔软,作用缓和,多用于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患。

(2)水丸:将药材细粉用水或根据治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黏合制成的丸剂。水丸体积小,既便于吞服,又不易吸潮,有利于保管贮存。

(3)蜡丸:将药材细粉用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凡是处方中含有强刺激性的药物,或者必须在肠道中吸收的中成药,都适合做成蜡丸。

(4)浓缩丸:将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浓缩成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制成的丸剂。浓缩丸的中药在煎煮,特别是在浓缩过程中由于受热时间较长,有些成分可能会受到影响,使药效降低。

2.散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由于散剂表面积较大,具有易分散、便于吸收、奏效较快的特点,至今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剂型。

3.膏剂(膏滋) :将药材煎煮过后去渣浓缩,随后加炼蜜或糖将其制成流体制剂,又称膏滋,适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4.丹剂: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过加热升华提炼而成的一种化合制剂。其具有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剂多外用。

5.片剂: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它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携带较方便,但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就会有所下降。

6.颗粒剂(冲剂) :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7.硬胶囊剂: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或将药物直接分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硬胶囊剂主要以口服为主,易于吞服,吸收较好。

8.糖浆剂: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使用。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物质可以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良气味,使药物容易内服,尤受儿童欢迎。

9.注射剂: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制剂。注射剂作用迅速可靠,可发挥全身或局部定位作用,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和不能口服的病人。

10.膏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上一篇:漫话中药药枕 下一篇:诸药之王——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