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时间:2022-10-02 03:42:48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教案

【教学年级】 高一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二、 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教学重、难点】

一、 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二、 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突破口】

一、 用“小舞台”―― 《中国民歌赛歌会》的形式唤醒学生原有的民歌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二、 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 以“小舞台”的形式导入

1. 用《中国民歌赛歌会》的表演方式,与学生共同演唱一组中国民歌。

2. 教师参与“小舞台”表演,演唱东北民歌《茉莉花》。

3. 赛歌会小结,引出课题――《汉族民歌》

说明:

(1)运用“小舞台”――《中国民歌赛歌会》这一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培养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2)教师积极参与小舞台表演,这样不但能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还可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3)本环节可以为引出下面环节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二、 探究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 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 比较两首《茉莉花》。

(1)学唱东北、江苏《茉莉花》的主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首《茉莉花》在旋律进行、节奏、风格上各自的特点。

(3)交流总结。

南方民歌:细腻、柔和,旋律以级进为主。

北方民歌:豪放、粗犷,旋律起伏较大。

说明:

(1)这是本课的重点,欣赏作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风格有明显区别的作品进行欣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听听、唱唱、谈谈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去探讨南北民歌风格的特点。

3. 欣赏分辨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

(1)欣赏南方民歌《孟姜女》、《无锡景》和北方民歌《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

(2)请学生区分其不同并进行交流。

说明:

选择的民歌最好原汁原味,让学生在欣赏听辨中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魅力。

三、 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1. 讨论形成汉族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原因有哪些?

2. 师生交流。

(1)地理环境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2)地方方言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3)补充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4)小结: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方言与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格、生产方式等都影响了民歌风格的形成。

说明:

1.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说明问题,切忌泛泛而谈。

2. 高中学生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音乐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探讨。

3.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活动。

四、 民歌的发展

1. 请学生说说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2. 唱唱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

3. 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

(1)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2)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花絮片段。

(3)宋祖英维也纳音乐厅演唱《茉莉花》片段。

(4)第28届奥运会中国艺术表演片段。

说明:

1. 教师在选择介绍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

2. 本环节试在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悟民歌的真谛。

五、学生谈感想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难忘的洗礼

我作为上海市选派的中学组参赛选手,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我所执教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一课,被评为中学组一等奖。欣喜之后,回想起参赛的前前后后,我对这堂课也做了冷静的反思。

一、 选定课题

我所在的学校是上海市寄宿制高中,平时使用的是高中“艺术”课教材。而这次比赛课规定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这就对我备课、上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我在选定课题时颇费脑筋,根据自己比较擅长演唱中国民歌的特点,最后我选定了《中国民歌》这一课题。

二、 精心备课

本以为选定课题后就可以顺利备课了,然而,在备课一开始我就发现事情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中国有56个民族,仅仅一节课,我们很难让学生充分去欣赏和体验这纷繁多样的中国民歌,而如果学生对民歌没有充分的欣赏和感受,那么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活动又从何谈起?思考再三,最终,我将课题聚焦到了《汉族民歌》上。音乐课一定要紧紧围绕“音乐”做文章。《汉族民歌》一课一定要准备大量的汉族民歌给学生欣赏,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汉族民歌的特色与风格呢?我想,最好选择民间歌手演唱的原汁原味的民歌,因为民歌来源于劳动人民,它直接抒发着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而民间歌手在演唱民歌时运用的方言、特殊的衬词衬腔、发声方法等特色手段,最能反映当地民歌的风格。目标锁定后,真正要搜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音响、音像资料时,我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场上这方面的资料真的太少了!能找到的更多的是被改编、“市场化”了的、变了味的民歌!这一切也不禁让我忧从心生――在看似繁荣的社会音乐氛围中,我们的学生很难接触到民歌,这种状况下,又何谈了解民歌、继承民歌、弘扬民歌。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为民歌,我们能做些什么?因此,在这堂课的过程中,除了要找到一些音响、音像资料外,我自己还需要再去大量地学唱各地民歌。后来在云南现场上完课,有很多同学久久不愿离去,学生们围住我:“亢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们唱几首民歌啊,您刚才唱得真好听,民歌真好听……”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教师如果能在范唱中体现自己对民歌的理解和热爱,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而且教师“真材实料演唱”似乎比播放录音更能打动学生。

三、 不断磨课

在“择课――出课”这段难忘的磨课经历中,我反复体味着在“柳暗”中寻找“花明”的苦与乐。由于经验、水平有限,有时对于专家与指导老师的意见不能一下子理解、接受,我也流过焦急的泪水,关起门来生过闷气。然而,一旦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并且与自己的思想融合在一起,那种喜悦是毫不掩饰的,那种成长、进步是踏踏实实、具体可感的。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上课―拍摄―回看―评课―修改―再上课……,我学习、观察着,体会着“磨”课的感觉,经历着被“磨”的“痛苦”,领会着“磨”课的要领。从新课导入、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策略、重点难点的确定、知识点的衔接、情绪的调控、环节的处理,这一切就好比名角登台,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交流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在轻松中得到提高,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效果。

四、 登台上课

应该说此次在云南现场上课并无太多意外出现,整堂课各个环节进行得都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不少遗憾:在本节课尾声“大家谈”这一环节,由学生来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时,有几位同学的发言极其精彩,但我未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或多或少让学生少了一些成就感;由于前几个环节进行比较顺利,当最后一个环节结束时还有一两分钟才下课,这时我灵机一动邀请在场全体师生一起唱起《好一朵茉莉花》,这本来是个不错的举动,可以顺势将学生了解民歌、学唱民歌的情绪推向高潮,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也许更显得回味悠长,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只唱了几句我就宣布下课,给人造成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这也暴露了我在驾驭课堂、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方面的不足。

回首参赛的这段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参赛,收获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因为通过这次比赛,我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炼和提升:在备课、磨课中重新审视这份崇高的事业,不断检验自身的价值,发现自己的不足,既积累了教学经验,又丰富了教学经历。总之,成功的喜悦,收获的艰辛,让我更加迅速地成长起来。

点滴体会:

一、 一堂好课是不断“磨”出来的。

磨课的过程,从某种层面上讲也可以说是教师自身对教学理念的认识过程。正如前面提到的,一堂课从宏观的整体设计到微观的眼神、语气,都必须考虑到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教学语言为例,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出发,如果一位老师真正理解、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一个平等的“人”看待,在教学中就不会出现诸如“你去给我做 ■”、“闭上嘴巴听”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与此相对,“老师陪你一起练习好吗?”、“让我们不出声,在心里跟着音乐唱”等等,一个中肯的评价,一句由衷的赞叹,都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浓浓的关爱。这些看似细小,无足轻重的教学语言,实际上充满了很多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也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

正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处,梅花香自苦寒来”,一节课,短短40分钟。仔细回味,其中学问多多,乐趣无穷。教师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炼、交流、碰撞中提升动力,生成智慧,燃烧激情,实现自我超越。

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一堂课的成功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发挥团队精神的巨大能量。为了参加这次大赛,上海早在2004年6月就进入了准备阶段。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帮助下,在在场老师善意地建议下,一次次研讨、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试教,就这样,凝聚着广大上海音乐教师集体智慧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一课新鲜出炉了。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有这样的一批领路人,音乐教育的前景怎能不是一片光明?站在这些教育与教学大师的肩膀上我便有了一个高的起点,想得也更深,做得就更真,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长也必然更快。

总之,通过此次比赛,我深切认识到了创造阳光灿烂课堂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全国音乐教育课改步伐的节奏,认识了很多教育同仁、教改知音。从参赛选手、听课老师以及专家评委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的前景。这次比赛只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生命不息,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止,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勇攀高峰!

亢雅琳上海市崇明中学

专家评析

亢雅琳老师所展示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课,是一节精心设计的非常精彩的课。

首先,她以《中国民歌赛歌会》的形式;以教师自身上优秀的演唱;以学生好比赛,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信息。长期以来,学生们在音乐上的兴奋点大多是通俗歌曲、通俗音乐,而对民族民间音乐表现出淡漠的态度。这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一个重大的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而本节课上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衷程度和参赛精神,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是成功的,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

而在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中,教师提出了南北民歌风格这样一个很大的课题。进而又浓缩到南北地区同名的《茉莉花》里,引导学生在音乐的领域里(如:旋律进行、行腔、节奏等)感受南北不同的风格。

这是一节高中课,一定要在文化上拓展,因此,教师在汉族南北地区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上做了进一步探究,使相关学科的知识进一步整合。以往我也听过不少类似内容的课,一提到“拓展”,就把大量的相关和不一定在此内容上相关的知识统统抓来,如地域、地理、气候、历史、政治、时期等等,使学生弄不清真正相关的影响是什么。亢老师只抓住地理、方言两种影响民歌风格的要素进行对比,并示范,使学生一目了然。

这是一节高中课,一定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艺术,源于民歌,又不断添加现代艺术的手段,把民歌、民乐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演释,给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新的时代气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正在和时代的步伐同步前进。

亢老师的这节课完整、流畅,知识含量很大,技能要求很高。特别应指出的是,她为广大教师做出了大胆的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介绍给学生的榜样。

李存北京八中

上一篇:春雨润物 寓教于乐 下一篇:妈妈的歌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