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低碳观念

时间:2022-10-02 03:52:09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低碳观念

摘 要: 本文从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出发,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低碳”概念,结合历史教师的素质、历史上的低碳政策内容和渗透低碳教学的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低碳观念展开论述。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低碳 教师素质 历史内容 渗透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要“通过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到要“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设置思路提出:“辩证地认识历史和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当今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全球化环境中,过度工业化后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水域面积增大而导致泛滥,两极动物濒临灭绝,传染病开始在全球蔓延,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充分说明了倡导低碳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历史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未来的世界主人渗透低碳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孔之见。

一、渗透低碳观念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低碳观念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应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低碳观念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低碳生活――道德美,只有道德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道德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历史教师应是合格的“经师”。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把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充分了解认识低碳的理论概念。

有心、有德、有识构成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渗透低碳观念的历史内容

历史上的低碳生活并不鲜见,如以下几例。

1.没有电,老祖宗发明省油灯。“不是省油的灯”一语创于何时暂不知晓,但其来源于唐代邛窑创造发明的省油灯,确是非常明显、毋庸置疑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由瓷制成,非常低碳。

2.没有手机,古人照样通信。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很早就使用通信方法来互相联系了。根据古书记载和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来推断,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互相通信了。当时人们通信,是采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后来人们的来往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就开始出现了有组织的通信方法,如驿站和民信局等。

3.没有空调,古人仍能消暑。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堪称既绿色又环保。

4.没有冰箱,古人也可藏冰。最早的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夏商时期,那时奴隶主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5.没有汽车,古人出行没什么不方便。说到古人的出行,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几个轿夫扛着一顶轿子在小路上行走,数匹白马拉着一辆大车在大街上穿行,或者一叶扁舟从轻风微拂的水面轻轻划过的图景,这些联想大抵反映了我国古代交通的真实面貌。在古代社会,交通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等,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可见,没有现代的工业化高碳作支撑,古人在农业化低碳的时代里同样也生活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三、渗透低碳观念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讲授

1.用事例数据说明。历史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花姑娘。”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如果是为了渲染课堂的氛围和提高历史的趣味性而特意对史实进行调侃甚至歪曲,那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谎言更加容易拆穿。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教育目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如:“据权威的《自然地理》杂志2009年9月号上公布的数据:在世界最大的33个三角洲地区,已有85%在近10年来遭受了史前时期‘海浸海退’那样的严重洪涝灾害。如果海平面继续如预期那样的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加速上升,每个大洲上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的三角洲都将处于危险之中。在五个级别的评价体系中,处于最危险级别的11个三角洲里有三个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居前列,被列为‘最危险三角洲’之一。”这样有根有据的数字充分说明了高碳的危害之大,能令学生信服。

2.感情要真切自然。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评述而产生感情的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用自己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去熏陶学生效果会更好。

3.追求实际切忌空泛。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高碳问题,如不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浪费纸张,24小时开空调,用一次性筷子,家长每次出行不管远近都开车等高碳行为,让学生知道高碳行为就在身边,与自己息息相关,做到有的放矢。

四、进行低碳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用历史上的低碳治国之道证明。例如春秋时期,有一年夏天,鲁宣公兴致勃勃地在潭里捕鱼,有一个叫里革的名士刚好从潭边路过,见到后立即把鲁宣公的渔网的绳剪断了,并且把网拉上来扔掉。鲁宣公不知何意,正要发怒,里革忙解释:古时候,春暖花开之际,万物复苏,鸟兽刚好怀胎,水中的动物却基本成熟,狩猎师就下令禁止捕捉鸟兽,而只用矛等刺取鱼鳖,将它做成鱼干,以备夏天食用,这样做是为了促使鸟兽生长;到了夏天,鸟兽长成,水中动物又开始孕育,渔师在这时又下令禁止使用大小渔网捕鱼,只是在陷阱中装设捕兽的装置,捕取禽兽,这样一来,不论鱼虾鸟兽都能有休养生息的时候了。人们在山上,不会砍伐树木所生的新芽;在草地里,也不会随意割取未长成材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捞有卵的鱼和小鱼;狩猎时,要等到那些幼鹿等小兽长大后再猎捕;抓鸟也要先等那些鸟卵孵出,小鸟长成;就是对可食的虫子,也要留下卵和未生翅的幼虫。历史上并不都是“蜀山兀,阿房出”,放火烧山向山要地,百川驰禁,浓烟滚滚的。

2.直观教学,用高碳的危害来说明。如:“2010年的4月14日,来洛阳参观牡丹花会的游客们都会因看到雪中牡丹这一‘奇观’而惊叹不已。而在这天的前后几天洛阳都是阳光明媚,春意甚浓。”“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在这些文字上配上视频,学生的感触肯定深。

3.通过中西方比较激起低碳决心。低碳最早是英国提出的,“2009年7月15日,英国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2009年6月,德国公布了一份旨在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在这份文件上,德国政府强调生态工业政策应成为德国经济的指导方针”;“2009年,法国政府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2009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绿色经济,2009年5月,日本正式启动支援节能家电的环保点数制度”;“韩国:低碳、绿色经济振兴战略”。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在努力走出高碳实践低碳了,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度――中国,人均资源贫乏,有什么理由不低碳呢?

低碳生活是人文中国的历史回归。在低碳的农业文明时代,中国领先于世界各国,在高碳的工业文明中落后,完全有可能在低碳的信息文明中再度领先。因此,倡导低碳经济、改善生活方式,把学生教育成为“低碳生活”的志愿者、探索者,这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向学生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教育和渗透,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是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吕洪年.低碳生活:人文中国的历史回归[J].杭州(生活品质),2010,(7).

[4]李立群.寓情感教育于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2010,(11).

上一篇:地方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下一篇: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