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法”

时间:2022-10-01 11:33:56

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法”

【摘要】中职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文化课程和实践培训,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促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行动导向教学法力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行为上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热情,使其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鉴于行动导向法的重大意义,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应深入挖掘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的紧密关系,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面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能力

一、中职教育的目标及特点

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各个职业均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系列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与素质。作为提供就业前教育的中职学校,应通过文化课程和实践培训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促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中职教育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就业前的预备教育。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特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既能独立解决问题又能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为其毕业后快速、高效地步入就业市场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大多具有文化底子弱,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普遍有厌倦情绪,如果在教学形式上不加以改变的话,恐怕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必须加以调整,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来。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由德国的职业教育者提出,并在此以后被各国职教工作者所接纳。行动导向教学法力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行为上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热情,使其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而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不再一味强调分数的高低,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整体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与辅导者。教师首先要确定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层次与结构,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做任务展示,并与老师及同学交流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切实地参与了教学过程,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是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法之所以被职教工作者所青睐,正是由于其核心——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十分契合。因此,教师应布置一些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学习任务,做到既不脱离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依靠课堂上、实践中锲而不舍的锤炼,久而久之,行动导向法的成效会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得以显现。

3.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开放性与过程性。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并关注教学的整体过程。在内容上,课本知识只是一方面,与其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其他一切成果均可作为教学的内容。并且,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通常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分享各自的信息与心得。同时,鉴于该学习体系对综合职业能力的特别关注,在最终的教学评价上,也不再视试卷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更加侧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创新思维的表现等。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个单独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体系。在具体的课堂组织上,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等主要形式。以一堂主题为“Family”的英语课为例,以上几种形式均可以被教师引入来组织教学。首先,划分小组,组内进行头脑风暴,总结有关家庭人物的英语单词,如father,daughter等,之后,给各组下达任务,举全组之力,共同设计一幅关于家庭人物关系的图谱family tree,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接着,每组学生编排一个体现家庭生活的小话剧,每个成员均扮演一个角色,锻炼口语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均得到了运用。

三、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的恰当选用。行动导向法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及课前良好的预习效果。如果教材的难度、结构和表现手法无法贴近学生,行动导向式的教学也无法奏效。因此,选定一套难度适中、内容适合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一套合适的中职教材,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简明务实的内容,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论、拔高难度;再者,组织结构、表现形式要尽可能的新颖、活泼,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行动导向的手法。

(二)课堂纪律的维护。在教学当中频繁进行的小组合作式的“任务驱动”、“头脑风暴”,给课堂纪律的维护带来不小的挑战。中职学生头脑灵活但自律性较差,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观察各组情况,及时制止与课堂毫不相关、漫无边际的讨论,使得小组讨论和任务展示能够在活跃、有序的环境当中进行。

四、结论: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来排列、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使之取长补短,发挥最好的整体效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行动导向法更加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多方面的自我设计。并且,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将以往传统的知识、分数评价法变革为能力、过程评价法。

因此,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都应深入挖掘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紧密关系,并且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促进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以此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面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席庆荣、任凤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认识与思考,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84-89.

[2]蒋利姣,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魅力中国,2011(7).

[3]蔡晓云、马晓妮,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54-57.

[4]张榕芳,略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运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1):74-76

[5]张勇、董启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4(1):168-170.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 下一篇:语用学理论对预科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