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1 10:31:36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从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村镇银行所面临的的困境,主要包括资金来源不足、经营风险偏高、市场定位偏差、人才队伍不齐、政策扶持不够等,认为应该从拓展资金来源、加大风险控制力度、“立足县域,面向三农”、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健全相关政策这几个方面解决当前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探索的又一项重大创新。自2007年国家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拓展农村融资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研究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繁荣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村镇银行的属性及经营模式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服务都是中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主要融资方式是非正规甚至非法的民间高利贷。发展村镇银行是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1、村镇银行的属性

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社区银行的模式,以及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理论上村镇银行具有社区银行的属性。按照国际通常定义,“村镇银行”是指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设计、独立经营,主要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其具体属性为:设立地区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为“三农”和当地乡镇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门槛低,最低只要求100―300万人民币;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的存款,且限定资金主要投向本地客户,不得发放异地贷款;资金自主支配权大,决策灵活。村镇银行的这些属性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选择。

2、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

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管理部式。采用此种模式的主要是城商银行和外资银行,例如包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农村金融部和村镇银行业务部。以汇丰村镇银行为例,其设立的村镇银行业务部对其所有的村镇银行负有管理职责,相当于是村镇银行的总部。第二,村镇银行控股(集团)公司式。我国较多大中型银行都有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集团化管理,例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第三,股东共同管理式。这种模式被部分村镇银行采取,有利于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这种模式下,村镇银行股权比较分散,发起行在管理上起主导作用。第四,分支机构管理式。为承担社会责任和跨区域发展的需要,部分银行以独资的方式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设立村镇银行。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村镇银行设立的准入条件、设立方式、监管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并选择四川、湖北、青海等6省进行试点。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村镇银行建设拉开帷幕,特别是2007年10月银监会将试点地区向全国推广后,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近成立的一家是2014年1月15日,宁波鄞州农合行新疆村镇银行管理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成立。截至2013年10月,全国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1000家之多,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国31个省份村镇银行的全覆盖,全国1880个县市的覆盖面超过50%,中西部地区组建620家,占比62%,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和服务充分性明显提升。截至2013年8月末,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达520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1228亿元,小企业贷款1598亿元,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9%;累计向111.9万农户发放贷款3097.5亿元,累计向28.9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329.5亿元,支农支小的特色显著。

由图1中的资料分析可知,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始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2006年末,我国银监会通过相关法律放宽了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所有社会资本均可以到我国农村地区建设村镇银行机构,这一年成立了19家村镇银行,迈开了第一步;二是发展阶段(2008年1月―2009年12月),经历了一年的试点探索之后,2008年、2009年两年新增村镇银行分别为72家和57家,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三是提速阶段(2010年1月至今),这四年新增银行数量惊人,分别达到了201家、187家、265家、199家(截至2013年10月的数据),投资建设村镇银行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加入到建设村镇银行的队伍当中。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可以预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银行的建设步伐还会不断加快。

当然,虽然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受制于现实的种种情况,阻碍我国村镇银行进一步壮大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三、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问题

1、资金筹集困难,运营成本较高

村镇银行主要设立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储蓄存款的增加。另外,村镇银行是一个新生金融机构,由于对其缺乏了解,农民更愿意把闲置资金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降低资金风险。而且,村镇银行相对于其他银行机构,网点少,办公设施落后,不能开展对公业务,进一步降低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由于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只能向当地的金融机构拆借资金,导致贷款效率低下,运营成本高。相关数据显示,部分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已经严重超过了75%的监管红线,个别甚至超过了100%,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贷款需求旺盛与存款资金不足的矛盾突出。

2、经营风险偏高

首先,农业属于弱势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风险要大很多,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使得农户小额信贷容易形成呆账坏账;农副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信息落后使得农业生产面临着高市场风险。其次,农户自身可用于抵押贷款的财产较少,加上农户缺乏通畅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投资获利能力不高,信用意识淡薄,一旦农户出现违约的情况,村镇银行强制执行没有保障,存在着极大的信用成本风险。

3、市场定位偏离办行宗旨

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为当地的“三农”和乡镇中小企业以及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然而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企业法人,企业的首先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严重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村镇银行在利润的诱惑下会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定位。从当前村镇银行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村镇银行将资金投放在贷款金额较大的企业或是能盈利的优质项目上,面向大客户和高端客户,这种行为背离了既定的服务“三农”的办行理念。

4、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现代金融业务是一项日益复杂的工种,对工作人员的金融、税收、数学、会计、审计、计算机等多方面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由于村镇银行属于民营经济创办的“私人银行”,并且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地区,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稳定的工作性质难以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目前成立的村镇银行中80%以上的员工只有大专学历,与国有商业银行本科以上员工占50%以上相去甚远,更不能与股份制银行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70%以上相比,并且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金融领域专业培训,业务的不熟练增加了经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不利于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

5、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村镇银行虽然以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为办行宗旨,但是当前政府在支持其发展的企业奖励、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力度不够,尤其随着村镇银行的逐渐成长,政府对其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都有所降低。另外,村镇银行的结算系统孤立,大型银联公司对村镇银行这类小型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支持上与其他银行相去甚远,导致其不能办理信用卡、银联卡等业务,降低了其竞争力,阻碍了其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进一步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村镇银行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充满了竞争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为了实现村镇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一方面,可以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金,较高的资本金可以帮助村镇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尤其在当前吸储困难的情况下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加强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可以和他们签订协议,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他们充裕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再者可争取早日进入全国银行拆借市场和在政策的允许下发行债券、票据等融通资金。

2、引导村镇银行建立严密风险防控机制

一方面,监管机构加强监督,引导村镇银行建立完善的银行组织系统,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对信贷风险的审批流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信贷人员的素质或者主管评估失误造成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借鉴创新模式,如借鉴我国农业银行的“三户联保”模式,即三户农民相互监督和督促,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较高的还贷率,而且可以增强风险防控水平。

3、立足县域、面向三农,服务乡镇中小企业

村镇银行的建行宗旨和自身特色就是“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这也是其活力和生命力所在。应始终坚持立足县域,吸收城镇闲散资金,重点支持农户、乡镇中小企业,严格限制村镇银行资金的投向,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4、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人才是任何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在村镇银行建立初期,高素质的人才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条方针。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步伐,积极引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出众的高级工作人员,发挥他们帮、传、带的作用,帮助其他员工快速提升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员工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相关农业特长、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才队伍。自身培养的人才队伍成本相对引进低,知识更专业,归属感更强,更适合村镇银行的发展。

5、政府应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在企业奖励、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向村镇银行倾斜。政府对银行的奖励对象不能仅仅限于当前新成立3年之内的村镇银行,对成立满3年的银行也应每年进行一定奖励,以表彰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将村镇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时限,激发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中国人民银行也应该在支农再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

另外,村镇银行应加强宣传,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公信力,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到村镇银行建立的目的、意义以及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乡镇企业来办理存贷款等相关业务,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徐瑜青、周吉帅、刘冬: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农村经济,2009(4).

[2] 孙爱琳、彭玉镏: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3] 李晓春、崔淑卿: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0(3).

[4] 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8).

[5]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

[6] 彭浩、邢欣: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4).

[7] 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J].新金融,2011(5).

[8] 高晓燕、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

[9] 苗绘、张慧玲、李海申:提高农村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

[10] 周才云、张毓卿: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及解决思路[J].征信,2014(1).

[11] 戴玉刚: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

[12] 李蓉、许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3(2).

[13] 唐宇翔: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14).

上一篇:天空下起了棉花糖 下一篇:法国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