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六环节

时间:2022-10-01 09:49:21

历史课堂教学六环节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追求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如《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一节,就可以用多媒体先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请学生观察非洲和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国家版图有什么区别,然后设问:为什么出现平直德国界线?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果循因找出非洲政治地图的形成过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造成悬念,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股主动探索的内聚力,时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

二、组织探究

通过探究发现和自我学习来产生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兴趣的形成只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开始,要想将之转化为学生自身能力还需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和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学习原始耕耘文化,当知道半坡人种粟、居住地穴式的房屋,而河姆渡人却种植水稻、住栏杆式建筑的史实后,在思考的基础上,就会生成“原始人的这种农耕和居住方式是否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人认为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试说明理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怎样?谈谈你的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与他人合作解决。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和自我学习,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的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性,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真可谓是一箭多雕。

三、指导落实

学生在经常的问题意识形成之后,会针对课本提出不同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体作用的发挥,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有质量。由于相互没设计问题,他们也必然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无法解决时,可以让他们提交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应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历史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叫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

四、感情升华,拓展提高

历史教师要用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爱其人,信其道”,在师生情感交融的融洽氛围中,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推动力。

五、检查巩固,学以致用

教师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认真精编好检测题,在题型和题量上多花心思,做到精练与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训练的规范化,在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强调学生审题及书写。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展示交流训练结果,把优质卷做为范例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六、反思完善,回扣课标

一堂课的结束,要有知识结构的重建更要有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当然这二者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重建知识结构要简明扼要精练突出重难点,还要紧扣课标要求。反思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也应有学生的,二者结合,达到逐步提升的目的。

上一篇: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 下一篇:STA中对于时序违背情况的处理方法